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温度直接影响食品的品质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0-09-16 

“需求旺盛、业务猛增”,是不少冷链物流企业的共同感受。长期从事跨境冷链物流的中远海运集运公司冷箱区总经理胡媛媛说:“之前国内冷链不够完善,许多优质农产品‘进不来、出不去’。最近10年,国内冷链发展迅猛,让农产品跨境流通更加便利。”她举例说,如今国内消费者可与东南亚消费者“零时差”享用山竹、榴莲等热带水果,我国一些出口农产品可加工成半成品后销往海外,提升了附加值。

  需求陡然升温,引来社会资本高度关注,竞争者相继进入。这其中,有手握大量消费端资源的平台企业,如京东、顺丰、菜鸟;有擅长商业地产运作、持有仓储资源的地产商,如万科、宝能;也有原本就有冷链需求并已涉足相关业务的食品、农产品企业,如光明乳业旗下的领鲜物流、新希望旗下的鲜生活冷链等。

  数据也证实了冷链市场的火热——据交通运输部介绍,2015—2019年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由1.53亿吨增至2.33亿吨,年增长率超过10%;2019年,食品冷链物流总额约6万亿元,同比增长24.7%。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去年全国冷藏车保有量为21.47万台,同比增长19.3%,冷库容量达到6052.5万吨,同比增长15.6%。

  环境控制更精细更智能,运输组织更有力更高效——

  产业加快升级步伐

  登录账号,进入平台,随意点击一台车辆,过去几天冷藏厢内的温度曲线便呈现在眼前。“车厢内装了两个温控探头、一台主机,可向后台实时传输数据。一旦温度异常,系统自动报警,工作人员会及时联系司机查看解决。”领鲜物流华北业务部部长蒋建桥说,依托易流科技技术平台,公司实现了对工厂、仓库和车辆的全过程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是冷链物流规范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过去,由于监控手段不到位,个别企业和货车司机可能会为了节约成本中途关掉冷机,造成“断链”。“这些年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让温控变得更容易。”易流科技董事长张景涛表示,2010年起,企业开始通过定位、测温、光感、摄像头、电子锁等物联网设备,采集车、仓、货、人的位置、状态、影像等数据,为客户提供“让品质看得见”的温控方案,“目前,平台已接入6万多台冷链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