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粮食连年丰收,就业大局稳定,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一项项重大工程和科技成果纷纷问世,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专栏,展现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报道“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
经济增速始终居于主要经济体前列,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2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左右……“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奔跑的同时,“体格”更强健。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且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这是家底更殷实的5年,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稳居第一!日前公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企业入围数量第二次位居榜首。“大企业是中国经济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间,我国大企业呈现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说。
水大方能鱼肥,大企业不断脱颖而出,正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2016年至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6%以上。中国经济总量从2016年的突破70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近10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世界影响力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今年二季度,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穆迪、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并断言“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