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始终秉持改革精神,这是实现经济特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所在——文化期刊投稿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0-10-14 

“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2018年,再次来到深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如今,在深圳企业登记审批有多快?几十秒内!

  去年9月,深圳市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领取了首张“秒批”企业营业执照。这一局部试点的改革举措,今年已在全市复制推广。

  曾经,“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令世人瞩目;而今,“三天一制度”的深圳新效率,成为经济特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注脚。

  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注册资本认缴制;压缩90%的社会投资审批事项;敲响全国“农地入市”第一拍……今天的深圳拥有343万户登记商事主体,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大胆闯、大胆试,经济特区不断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鹭岛厦门,早在2015年就率先在自贸试验区推行“三证合一”改革,随后厦门经验推向全国,“三证合一”演进为涉及几十个部门的“多证合一”。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评估、98%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近三年新增商事主体年均增长达20%以上……今天的厦门,对标新加坡等国际营商环境一流城市,正以营商环境倒逼改革,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大步向前。

  在持续开放中放眼世界,这是经济特区实现繁荣发展的关键——

  2015年9月23日,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商用飞机制造厂。

  正在美国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往事。

  “30年前,我担任厦门市的常务副市长,分管厦门航空公司,参与了它的组建和它的初创阶段。初创阶段的厦门航空公司,连带厦门机场,都是利用国际贷款发展的,当时也就只有几架飞机……”

  厦航的诞生,是中国民用航空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对厦门而言,它为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如今,厦航机队规模超过200架、总资产500多亿元,成为中国民航唯一连续33年盈利的航空公司,是飞向世界的厦门新名片。

  “如今,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2017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向全世界推介这座开放之城:“厦门自古就是通商裕国的口岸,也是开放合作的门户,正所谓‘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

  开放,是经济特区与生俱来的气质,更是新时代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由路径。更高水平的开放,让新时代的经济特区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就在国庆前夕,海南自贸港首条洲际航线——洋浦—南太平洋—澳大利亚航线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开始从“近海”迈入“深蓝”时代。

  受自贸港建设拉动,今年洋浦港外贸集装箱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5倍;前7个月海南新设外资企业288家,同比增长52.38%……

  从经济特区到自贸试验区,从先行示范区到海南自贸港,从粤港澳大湾区到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正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持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的同时,也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