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展开这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每个节点都让人印象深刻,每处着墨都令人心潮澎湃。回望5年奋进历程,中国人民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下精彩答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闪耀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上。“十三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民生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历史性进展,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十三五”期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国上下同心协力、顽强奋战,摘穷帽,拔穷根,绘就决胜全面小康的“脱贫答卷”。从2015年到2019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5575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中国奇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中国誉为“减贫领域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精准扶贫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大会文件。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三五”期间,我国民生工作不断加强,以民生事业的“升级版”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5年,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约40%;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幅缩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居民衣食住行达到更高水平。这5年,多层次多样化公共服务体系已实现居民全覆盖,我国就业更加充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6000万人,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扎牢,教育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迈进世界中上行列,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改善……一系列增进人民福祉的政策举措,一大批保障改善民生的具体项目,化为百姓心中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