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0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以下简称“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峰会结束后,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接受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社等媒体采访,介绍习近平主席与会成果。
乐玉成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圆满结束。考虑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根据轮值主席国俄罗斯的建议,上合组织成员国决定本次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同其他7个成员国和4个观察员国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应邀出席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峰会宣言,发表关于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关于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三股势力”思想、关于保障国际信息安全、关于应对毒品威胁、关于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等6份声明,还批准涉及医疗卫生、地方发展、对外交往等领域多个合作文件。
当前,全球大灾疫和百年大变局叠加交织,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深刻演变。上合组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上合组织成功举行视频峰会并取得丰硕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乐玉成表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着眼当前形势和上合组织长远发展,发表了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深化团结协作 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首次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提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放眼未来,提出了促进上合组织发展的“中国方案”,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为上合组织下阶段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展现了大国领导人的历史担当和领袖风范,获得各方热烈反响和积极回应。与会各国领导人祝贺中方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感谢中方为各国抗击疫情提供大力支持,指出中方率先复工复产将为本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动力,高度评价中方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合作倡议。
俄方作为轮值主席国,为此次峰会顺利举行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习近平主席同与会各国领导人围绕疫情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上合组织合作的优先任务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深入探讨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同促进安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凝聚了重要共识,规划了具体合作,指明了上合组织下一步发展方向,将对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一是坚定了各方团结抗疫的信心决心。病毒肆虐全球,疫情不断反复。国际社会只有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团结一致抗击疫情,才能有效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此,习近平主席强调病毒不分国界,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全力挽救生命是当务之急,倡议加强地区联防联控,设立成员国疾控中心间热线联系,继续办好本组织传统医学论坛,承诺愿积极考虑本组织国家疫苗需求。根据中方倡议,峰会专门发表关于应对疫情的声明,着重指出各方将弘扬“上海精神”,相互支持抗击疫情;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合力巩固世界卫生体系,提升世界卫生组织潜力,保护人民生命健康。这些都是成员国基于共同抗疫需要达成的政治共识和合作举措,为维护地区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了“上合智慧”,为推进国际抗疫合作提出了“上合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