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破解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不对称难题,让教育走出“象牙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上海职业教育一直在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当前,上海职业教育正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地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民生和现代服务业等专业领域均有布局。
眼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及成人对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的学习欲望日趋强烈,而根据调研机构显示,英语教师人才最为紧缺。作为与国际化接轨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英语教育不断涌现新业态,并呈现低龄化趋势,这对少儿英语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在新理念和创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方面20日告诉记者,由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与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合作开展的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应用英语(少儿英语)专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该专业主要针对3~8岁少儿进行英语启蒙、综合素质培养和国际化视野拓展。
开发融通课程体系,两校共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针对专业人才能力和素养要求的调研显示,该专业培养的人才除应具备相应的英语能力外,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高的服务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少儿教学技能。更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活泼开朗、踏实耐心、富有亲和力的人文素养。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与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应用英语专业根据调研结果及岗位能力分析,依据两校专业特色和教学优势,进一步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与创新。明确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会语言、融艺术、精技能”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贯通方案中,新增7门专业课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以及艺术修养。在课程的分配上,将11门高职课程下沉到中职阶段,提前实现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认知。并统筹设计,打通4门从中职延续到高职的贯通课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实现基础与高级的连贯提升。与此同时,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中职通过增设实用艺术类课程拓宽学科宽度,打通贯通课程加深课程深度,加强产教融合,提高能力高度,最终实现学生专业综合素养能力提升。通过铺就“固基础”“炼语言”“活语言”三段式学习新路径。在中职段以“固”、“炼”为核心夯实专业知识,高职段再围绕“炼”、“活”两方面,加强专业知识有效应用,最终实现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应用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