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东西岔上颇具历史特色的老商铺,同时因结构存在一定隐患需要排险重建。在勘查中发现,商铺的北侧山墙为具有一定历史的老墙,同时砌筑手法在古建筑中也较为少见,为了保留建筑原真性,工作专班在对老商铺进行修缮与提升时,尽量使用从原建筑拆除下来的老砖,清理后按原来的砌筑工艺进行恢复,既解决了商铺的安全隐患,又保持传统了胡同老街建筑的本来面貌。
历史街区与现代生活“共生”
居住在古香古色的胡同里,居民们也渴望享受到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带来的便捷生活。针对居民们反映的问题,工作专班专门制定了问题清单,逐一研究破解:针对线杆影响居民视线,将原有的路灯杆、电力杆等合并为综合信息杆,实现所有电力架空线入地,根治空间视觉污染,提升白塔风貌;针对居民家中下水常常堵塞,将地区管线进行整体更换,下水管道不仅不堵塞了,连反味都少了……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共更新立面143处,电力架空线入地3800米、电表线箱整理468处、拔除线杆55根,排水系统改造1443米、更新井室25座,道路景观改造提升6552平米。
“烟火气”重回街头巷尾
为防止项目只是“洗脸”,东西岔胡同保护更新项目在硬件提升基础上,同步实现业态升级。
“东西岔胡同里原有店面61家,蔬果零售、美发、小卖部、粮油店等业态较多,同质化严重,时常占道经营,商铺内部展陈也杂乱无序。如果只做硬件提升,但是业态不做升级调整的话,改造效果会大打折扣。”什刹海指挥部产业提升处处长王顺说。
经过研究,项目组以“古朴精致、市井生活”为目标,采用“区属国企+央企+民企”的多元合作模式,借助中海地产等央企丰富的业态品牌库开展招商,与华融金盈开展市场合作为入驻企业打造优质环境,引入白塔书房等优质民企深度参与地区发展。
东西岔胡同在升级老品牌餐饮业态的基础上,新引入以白塔书房为代表的的文化业态、以Cabo咖啡为代表的品质餐饮业态等,让居民和游客有更全方位的体验。
如今,宫门口东西岔中心小广场,成为白塔最佳观赏点。附近,居民们锻炼身体、闲话家常,小孩成群嬉戏玩耍,游客们则在白塔下拍照留念、体验传统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