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教授王鹏飞、武汉大学教授吴永贵分别对世界书局连环画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1-07-22
解放区戏剧图书出版做了客观细致的新考论。《中国出版史研究》张玉亮副主编考证了《仁学》首部单行本之题签的作者身份,并延伸钩沉张裕钊“南宫体”书法与谭嗣同《仁学》奇书的因缘际会,借以认识近代出版对思想与艺术传播的意义。商务印书馆张稷编审商务印书馆张稷以陈翰伯1958年两本工作笔记为线索,梳理“汉译名著”的来龙去脉,丰富了对当代出版史的研究与再认识。
选择小切口,透视大问题
山东大学教授何朝晖聚焦于“书轮”作为西方传统阅读工具这一个案,指出书轮引入中国后出现的文化排斥、水土不服现象,折射出中西书籍文化的巨大差异。《金融时报》编辑艾俊川从一张未署名的檄文内容入手,分析新技术对传统印刷市场空间的无情挤压。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周武从一部影印善本古籍丛刊出版史研究的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在西化和复古思潮之间,保存传统文化典籍的历史和价值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杨琥通过梳理《李大钊文集》的搜集与保存、编辑与出版、校勘与注释的演变历程,阐析中国近代文献整理的复杂性及多元成因。南开大学教授刘运峰考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人文社编辑、出版鲁迅主题图书的政治基调演变史,透视特殊历史时期出版业的特点。研究员刘兰肖聚焦中文期刊诞生的两个渠道,考索中西文化近代交汇对近代媒介形式和内容的具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