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1-14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有些民办高职院校只是将创业教育简单列为就业指导的一部分,把创业教育归口在招生就业部门,使创新 创业教育停留在指导层面。校内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建设方面严重滞后,缺少实践训练,使创业教育实践多流于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得到实践历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多以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参加创业者报告会,科技成果转让为主,这些虽然都属于实践内容,但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特点来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学生不能参与其中而受益。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制度保障、教学环境等条件限制,无法建立良好的实践平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缺乏,难以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2 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民办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认识,缺乏完善的教育模式,还是那种传统的培养合格人才的模式。有些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作精英教育,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成功创业的能力创业成功的学生虽比较少,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学生带来创新思维和培养创业能力,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构建。

有些老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价值和意义缺乏认同感因为这种理念使得他们在教学方式上保守陈旧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活动,只是简单的讲述理论性创业知识和技能,无法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2.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质量有待提升

很多地方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在原有就业指导课的师资基础上进行简单培训或是直接从各个院系选调年轻教师和辅导员组成师资队伍,这样的队伍既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也不具备创新创业的实战经验,授课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在D学院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以专职教师为主,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并且年龄结构35以上的青年老师,只有少部分教师是从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行政人员选拔为兼课老师。但从整体上看,师资队伍建设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仍有很大的差距。教育师资队伍是青年教师为主,高级职称教师严重缺乏。有些任课教师在个人专业发展和职称晋升上更倾向于自己原来的专业发展,对创新创业的教育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