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发文数量减少30%以上,全省各级各部门会议数量减少30%以上,不得刚安排就督查、刚部署就考核、刚发文件就要结果……4月15日,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用一条条“实招”落实为基层减负。同一天,浙江省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主题就是“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资料图:会议室。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此前,陕西省出台《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江西省出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的三十条措施》……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个多月来,各地纷纷贯彻落实、着力整治。
本报梳理发现,在《通知》制定的硬杠杠、亮出的硬措施基础之上,各地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了许多细化措施和量化目标,有实招,有亮点,目的就是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确保“基层减负年”取得明显成效,让基层干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防止层层开会;文件要开门见山,防止穿靴戴帽
开会、发文是中国共产党作决策、抓落实的重要方法,但一旦形成文山会海,不利于基层其他工作的开展。曾有一副调侃此现象的对联,上联“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下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横批是“谁去落实”。有分析认为,基层干部“一半时间在开会、一半时间在写材料和填表”的说法虽有夸张,但整治文山会海,确实击中了基层的痛点。
就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现象,《通知》提出了四项硬要求。一是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明确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二是明确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地方和部门也要按此从严掌握。三是提出地方各级、基层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文件,可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的举措,除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四是强调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对防止层层开会作出规定。
中办有关负责人就《通知》答记者问时明确表态,从中央层面做起,省市两级都要大幅度精简。在整治文山会海方面,多地提出了更细致的目标。
会议的数量、规格、规模、时长有了限制。例如,黑龙江省明确,各类专题会议不超过半天,各部门召开的全省性会议,原则上每年不超过1次,时间不超过1天。河北省提出,尽量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单项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半天,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一般不超过90分钟。江西省规定,全省性重要会议的讲话、报告等一般控制在90分钟以内,主持讲话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一般工作性会议不安排交流发言,确需发言的可采取书面形式。除有审议事项外,部门工作性会议一律不安排分组讨论。
“无会月”“无会周”“无会日”被重提。河北省提出要坚持“无会月”制度,省级每年8月一般不召开全省性会议。青海省确定每月第一周为“无会周”,确定每年4月份、10月份为“无会月”。“无会周”“无会月”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全省性会议。在浙江省,每周三为浙江省委、省政府无会日(省委全会和省政府全体会议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