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文化机器人”理论初探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5-23 

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因为国内市场应用空间巨大,2013年国产机器人行业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年产量逐年提升。2016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2016年12月,工信部制定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加快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以创新推动机器人行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我国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关于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相关政策规划的简要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和以创新推动机器人行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机器人产业规划的重要目标。而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毫无疑问可以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的强力支撑,其实不仅仅如此,还可以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服务机器人产业现况简要梳理

服务机器人虽然定义尚未统一,但一般而言,服务机器人多指通过半自主或完全自主运作,不包含工业性操作,而是用于个人、家庭或专业服务领域的各种智能化机器人,落地较早的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均属此类,后来情感机器人、陪护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2019 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直接以“服务机器人迎来黄金时代”为题。业界更是表示,“2020 年专业服务机器人将在数量上超过工业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创造的营收将比 2019 年提高 30%,2021 年专业服务机器人创造的营收将超越工业机器人。”另据机器人产业协会(RIA)2020年2 月 13 日的统计,2019 年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 42、25.8、26.8 亿美元,占比分别为 45%、27%、28%。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也预测,2025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每年将产生1.1至3.3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占比 70% 左右。而若聚焦我国市场,2019 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2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3%,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约为 23%;在我国服务机器人应用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 10.5、6.2、5.3 亿美元,占比分别为 48%、28%、24%,与全球市场比重趋同。

服务机器人作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我国与世界各研发与应用的主要国家在技术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差距。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服务机器人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家庭监护以及餐饮、模特、迎宾、导游乐及教育等相关服务机器人等;华南理工大学研制的机器人护理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智能轮椅等。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交互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沈阳、哈尔滨、广州、江苏、西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