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国家属于扩展圈国家,英语都属于外语。结合图1和表1可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没有像英美等国家一样把英语作为母语,这些地方都是英语非本族语国家,英语是这些国家与国外进行交流的通用语(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换句话说ELF英语通用语是指英语非本族语国家的人选择英语作为他们的交流工具,这些国家使用的英语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处:共性是这些英语都以英语本族语为核心;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各自的文化特征和发音习惯产生了英语变体,既英语本土化。英语通用语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属于所有的英语使用者,不属于某一特定使用者,并随着交际方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英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使用情况完全符合ELF英语通用语的特征,这对于一直把英美本族语和它们的文化规则作为唯一教学标准的高职英语是新的挑战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需将英语通用语的理论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并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承担更多的海外基础设施互通建设项目并推进“一带一路”的步伐。
二.英语通用语语用能力特征
英语通用语框架包括语言、文化与语用三个子系统(如图2),这三个子系统分别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和预期内容。语言教学内容中的“本土化特征”是指能表达中国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中包括“一带一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其预期成果是成功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当前“一带一路”的政策,了解沿线国家的情况,将语言融入到实际需求中。文化子系统里包含了本土文化,这说明英语教学不再只注重英语本族语文化,有必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特征、历史、地理等。学生通过本族、非本族、本土文化的学习能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应对文化差异,具有国际视野,最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语用子系统包含三种规则,这些规则在学校是不可能全部学完的,学生无法预测未来面对的交际者,因此要培养他们在职场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即在线生成恰当策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