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尤其是高知分子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的。但是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对于人才的教育往往缺失了“德育”这一环节,导致梁、方一类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这样的知识分子不管在学术上有多少成就,他对社会依旧有不可抹去的负面影响[4]。随着个人的学历越高,他所站上的平台就越广,他所能操作的对象和产生的影响就越深,对社会的危害也越重。高知分子的不良言论和价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远比一般人大得多。新一代的知识分子要用自己的知识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用自己的品德在全社会倡导良好的风气氛围,担当更多社会责任,给整个社会形成表率。所以在大学加强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三全育人”,即全成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在课堂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合理的开展思政教育,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这是实现专业课程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质,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解决好青年学生人生思想的总开关问题,也是避免今后培养出梁、方一类人的基本措施。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是通过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形式,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功能,把握课程思政的正确方向,挖掘出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调中国文化的输出,以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为目标,从而引导学生注重爱国爱党,具有家国情怀,最终实现三全的育人目标。
一、如何加强大学思政教育
大学思政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应注意的几点,才能深刻贯彻国家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用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