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8年已有446.1万对,10年间,平均每年新增20万对离婚夫妻,离婚率也从1.85‰飙升至3.2‰。2019年前三季度有1492.6万对夫妻登记结婚,619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平均每天5.5万对夫妻结婚,2.3万对夫妻离婚。于是乎,中国从一个婚姻最稳定的国家变成了婚姻极不稳定的国家。家庭作为一个缩微版的社会,家庭稳定关于社会稳定。为有效维护家庭稳定,加强人们的优良传统、伦理道德、择偶观、婚姻经营艺术和家庭责任感的社会教育显得异常重要。1公共图书馆作为一所没有门槛的学校,可通过当下流行的、以消除偏见为目标的真人图书馆,多角度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帮助读者释放负面情绪,给读者传授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家庭稳定指数,推动家庭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2真人图书馆的发展与应用
“真人图书馆”即“Human Library ”,是以真人为阅读对象,读者通过借阅真人来达到答疑解惑、增长知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一种全新阅读模式。21993年,年仅19周岁的丹麦人罗尼·艾伯格在一次晚会后,被他人不明原由的连刺数刀,伤势惨重。康复后罗尼与4位好友商议,成立一个名为“Stop the Violence”(停止暴力)的社会组织,意在通过举办反暴力音乐会、演讲和推行同伴教育防止类似暴力事件发生。数年沉淀后,罗尼认为或许是“双方互有偏见、无法理解”才让自己遭遇那场致命的飞来横祸。2000年,这个会员已达3万多人的“Stop the Violence”(停止暴力)组织在一场音乐节活动后有了一个新想法—真人图书馆,让心怀偏见的人们在某一个空间相遇、交谈,相互了解,每个人都可以是真人图书馆的一本书,供读者借阅。
2005年,真人图书馆的概念和活动受到全欧洲的关注。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了我国国内首场真人图书活动;2010年止,已有30多个国家举办过真人图书活动。3其发展速度之快, 足以证明真人图书馆独特的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沟通的服务方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尤其在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盛行的今天,真人图书馆以一种近乎原始的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纸质图书、电子书这些没有生命的媒介中转移开来,让知识不再是一种苍白的符号,人们可以通过面对面与“鲜活的人”互动交流的方式获取有温度、有情感、有质量的知识信息来提升自己。4
在国外,真人图书馆应用于因偏见而产生的暴力问题、心理问题、种族问题、宗教问题、性取向问题、性侵犯问题、难民问题、残疾问题等方面,其活动目的是通过对话交流, 消除人们之间对不同问题的偏见, 破除原先对某些族群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增进理解和包容,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在我国,真人图书馆主要应用于文化教育、就业创业、大学生活、留学问题、旅游探险、体育运动、心理健康、中国文化、文物保护、音乐绘画、作家、主持、公益讲座等方面,鲜少触及复杂、敏感、尖锐的社会问题,偏离了真人图书馆“消除偏见”的宗旨,更忽视了真人图书馆在当今最突出的社会家庭问题上的应用价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