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人绘画中的建筑图形主要存在于建筑画、山水画。建筑画主要以山水、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图形为表现对象,绘画材料主要是纸、绢,有画卷和著作等形式。建筑画作者与代表性作品,例如,何澄的《归庄图》;王振鹏的《宝津竞渡图》、《大明宫图卷》、《龙池竞渡图》、《江山胜览图卷》、《阿房宫图》;李容瑾的《汉苑图》、《岳阳楼图》、《丰乐楼图册》、《映水楼台图册》、《滕王阁图册》;夏永的《滕王阁图》、《丰乐楼图》、《岳阳楼图》;卫九鼎的《溪山楼观图》;盛懋的《楼台亭榭山水图》等艺术家的作品。还有一些佚名的建筑画作品,如《龙舟夺标图》、《广寒宫图》、《雪溪卖鱼图》、《山溪水磨图》、《柳院消暑图》、《仙山楼阁图》等 [1]。元代建筑画以建筑作为表现的题材,画面除建筑之外留有空白,画面空白给人遐想。建筑图形的造型、构思及表现手法也更精细,空间更注重建筑外部形象的艺术性。建筑图形周围的环境很少出现山、植物、水、石头。画面建筑组成宏伟的、有序的整体空间。
元代山水画中的建筑图形比较简洁,表达了文人们隐逸、创造绘画境界的愿望。赵孟頫;钱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的文人创作的山水画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绘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2] 197。文人画侧重表现图形的意义,画面注重神似和韵味,绘画风格简约、野逸。高克恭;龚开;刘贯道;柯九思;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孙君泽;朱玉;唐棣;姚廷美,他们与元四家在绘画风格、内容、格调上有很大差异 [3]。以隐逸思想为主题的山水画,更是时代背景下文人们的生存写照,画面建筑恰好是文人的思想归宿。
1元代文人绘画中建筑图形表现技法
元代中国画的广义技法包括诗歌、书法、篆刻等艺术门类;狭义技法主要是绘画造型艺术理论,文人画包涵广义技法和狭义技法。元代的画家重视建筑图形的表现技法,绘画艺术表现和社会的发展既有渊源又相互依存。元代文人们经历了残酷的社会变革和痛苦的现实生活,文人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书、画、印。文人们是有思想、有追求、有德行的、高深修养的学者,而绘画追求抒发主观情感,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元代文人画是把绘画的形象和构图、书法的笔趣和动态、诗文的意境和哲理融合在一起,书法作者的襟怀,以感染读者的。 [4] 10” 绘画是造型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书法是文字艺术,它们共同孕育了文人画艺术。画中的建筑图形则成为他们寄托思绪和情怀场所。诗、书、画、印从形式上,丰富了绘画主题,绘画实践进一步完善了诗歌、书法和绘画同源理论[5] 216-218。“透过空间的分割与线条的律动,将主观的精神(即所谓情、思)与宇宙变异的理法统一起来,是中国书、画、印的美学精髓,三者精神同一而方技有别。 [6] 279”元代的文学、美学和宗教思想应用到表现绘画空间,中国画造型主要是艺术家使用笔法、墨法画出的线,艺术家心中的画面通过笔法和墨法传达。元代的建筑画强调线条的作用,画面空间的图形意义和情感,线描丰富了绘画语言形式。王振鹏的建筑画用笔细致,线条流畅,形象传神;李容瑾的建筑画精细的线条、严谨的图形,造型元素在画面上表现立体空间关系。元代的绘画追求笔法、墨法的趣味,技法的应用更加成熟。元代绘画的抒情写意构成了中国美术史的文人画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