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元代建筑画继承了山水画的构图方式,采用远看、俯视表现建筑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09-29 

建筑画空间根源于中国古人的时空观念,展现了文人们的艺术追求。绘画技法重点表现建筑图形之间的关系;画面建筑群的内、外构成空间。构图把自然界的景色转换为绘画景色或者心中的景色。山水画中对客观现实的关注转变为表现主观精神。在山水画中通过路、水引导空间的形态和建筑的布局。从建筑群上来看构图强化建筑与周围景观的关系。何澄的《归庄图》运用界画技法表现,画面图形造型简约,并且趋于符号化,从视觉中心转变为画面中心。山水画中的建筑及其环境营造了隐居生活的氛围,在画法上追求趣味和意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建筑形象简洁建筑比例小于山、水比例,建筑图形在画面的转折处和中心点以突出主题与思想。构图把书法、诗词、篆刻添加进画面,扩展了画面的空间和审美。画面建筑图形不仅是欣赏着观看画面时视觉休息的空间,而且建筑物造型特征也会增加画面的空间。绘画技法在有限的空间描绘出无限的空间。山水画主题从游玩、观赏向隐居转变过程,建筑图形营造画面空间和表现作品的视觉中心作用。“元代的画家在当时可以随心所欲在写实与反写实之间摆荡,寻求新途径以克服这种表面上的对立,尝试用新的笔触语言传达再现客体的含义。 [7] 184”在画面建筑形态从模拟现实变为抒情表现,绘画空间形成雅、俗共赏的美学风格。

元代文人绘画中建筑图形艺术还可以分为:再现性艺术(写实)与表现性(写意)艺术。建筑画技法结合艺术门类、审美趣味、社会风俗以及艺术家的学识修养等因素,绘画表现生命精神、人格品质和民族气节。元代的绘画伴随着画家品味、主题、风格的转移。如,夏永的建筑画追求人文精神和意趣。学者们把现实的隐居生活视为心中理想的环境。又如,李容瑾的《汉苑图》鸟瞰式构图建筑群。画面有序排列建筑图形,宫殿位于优美的环境中。画面视点决定建筑空间层次。画面建筑之间有重叠、延伸、交错,建筑不受场景中近处图形的阻隔。元代建筑画图像的象征意义表示主人的尊卑和社会礼仪。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教、道教、风水等思想融合于绘画空间。总之,元代中国画题材和建筑艺术表现样式,展现绘画者渴望理想的生存方式建筑空间又是文化中的意象空间,建筑图形成为艺术家表现心里境界的载体。

2元代文人绘画中建筑图形艺术思想

在古代中国的思想中,“象”和“意”的范畴及其演变比较宽泛[8] 54,影响了诗、词、书法、戏曲、绘画、文章、音乐的发展。元代文人绘画在美学思想上,继承了中国绘画自古重视‘神’的传统。 [9] 15”‘神’就是作品的精神、神韵、气韵,作品内在的意义。在文人绘画作品中,“意”存在于“象”,又表现技法和艺术思想。“意”借物含蓄传达思想。“象”和“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转化。“象”是古人观察自然现象,并且模拟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概念,“象”可以表达意义。“意象”的多义性随着艺术家的创作实践的深化出现,归根结底,在审美的过程中如何表现艺术化的空间!建筑图形的绘画技法进一步完善文人画艺术形象的“写意”与“传神”,绘画表述“象”的意义非常具有艺术性,然而,“意”的概念揭示事物的内在情感“意”的含义从描写对象的神韵转向表现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体的形象转向主体的笔墨。元代的绘画“意象”是以表现图形境界为中心的、多层次的系统,建筑形象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抒情性的个性化意象。建筑画空间的留白衬托了建筑的重要性。画面建筑图形前面视野开阔,左、右两侧有建筑和植物呼应,建筑的功能和体积升华了画面空间。画家们在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意”和“象”共同作用产生画面意境。因此,“意象”空间美学主要指欣赏或者创作主体心灵活动产生的情感以及对现实的感悟。最好的作品是能以有限的语言表现最广泛的境界、最深刻的意趣。所以,文人绘画的写意性技法可以补充写实性技法的缺陷。

文人们的绘画集前人绘画技术和传统美学思想,在艺术风格上确立了新的绘画形式。文人绘画重视用笔墨表现图形的艺术个性,其画面建筑的功能主要在于建筑图形的精神所指。从古人的视角看,建筑与宇宙是相通的,并且建筑与自然合一。山水画把人的精神与意趣映射到自然和社会,在山水画中描绘建筑既符合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需求,画面把超凡脱俗的现实或者物的心境相结合,又营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山水画、建筑画表现出的意境是抒情写意,体现了艺术家的精神追求。文人的精神自觉地熔铸在文学创作或者绘画创作过程中。这种艺术的精神指文人的主体意识、价值取向、人生追求。元代山水画中的建筑除了本身所含有的实用意义之外,画家也把建筑形象简洁成符号。元代画家创作追寻的是符合他们思想的境界,画面从糟糕的现实环境转向表现理想的氛围。所以“元代文人绘画体现了对于心灵的关注,赋予了作品一种注重内省的特殊气质,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所在。 [10] 80绘画把心灵和神韵推向了极致的地位。所以,元四家的作品侧重于笔法、墨法、境界、心态、人品,甚至画家的生活实践、个人修养映射到建筑画作品中。同时,画家把自己的阶级立场、政治追求、美学思想、时间消遣、娱乐方式融在艺术创作。元代画家在作品主观地表现艺术形象的精神,写实性视觉图形再现学者们的隐居生活和精神追求。绘画艺术成为调节个人矛盾情绪的途径,艺术追求上升到“道”的哲学层面。

结语:元代绘画者的社会地位、人生际遇、知识结构、道德理想等影响和制约绘画艺术追求。文人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理想,画家只能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出。画面的建筑图形寄托情感和栖息精神,既要精细地表现客体形象,更要创造过程强化主体精神和意境美画家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有准确的表现和深切的感受。文人画建筑图形的精神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延续,更代表了文人们在现实社会的失落。最终,元代文人画形成简率、传神、趣味、空灵、含蓄的风格,建筑图形给欣赏者提供了精神避难。元代的文人们的绘画也表现了当时的地域环境、民俗、风尚等,这些信息内容加深了我们对绘画精神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