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念的理解是指对文化多维性看法,其不同维度的理解与看法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一是行为规范方面。一个群体通过默契对某个行为达成约定俗成而上升形成一种行为规范,以固有形式演变与发展,即可称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属于行为规范型的文化。比如遵守地方文化、遵守少数民族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等。在这里,文化以行为规范性展现其特有内在性质。在文化功能上,任何人进入这种文化中,要按照这种文化的规范要求进行活动,并受到这种文化规范行为的约束与影响。
二是知识能力方面。以人的知识状态、素养、能力状况和在社会中形成的不同层级与地位演变形成的文化,称为知识型表述的文化概念。例如在社会评判中,高文化群体人员与低文化水平人员,知识文化阶层和非知识文化阶层,这里的文化代表着知识能力的展现。富含了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的综合体现。
三是社会文明方面。文化是文明的基础,社会文明以文化为展现而展现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通常来看,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越高,其背后展现与支撑的各种文化也具有相应层次的发展水平。比如一个地方的社会文明发展非常突出,那么这个地方的教育文化、制造文化、手工文化、乡土文化、科技文化、规则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技术文化等,就具有非常突出的层次水平与特色。
四是文化局散性方面。文化具有整体状态,又有分散状态。中华民族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相对于云南民族文化来说展现的是民族文化的局部性,而云南具体的不同少数民族文化则体现的是分散性民族文化状态。同样,中国民俗文化是文化的整体性,地方民俗文化是局部性,不同乡村、族群的乡俗文化则为分散性。比如南方有五月初五吃棕子文化,北方却有腊八节文化。而这些分散的文化都属于中国整体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构成部分。
2.文化概念认识
文化概念的认识,是指对文化的内涵性认识。
一是文化价值体现认识。文化价值是指文化的功能与作用产生的影响,分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产生文化的正面价值,负面影响产生文化的负面价值。优秀文化、先进文化或糟粕文化、陈旧文化之间,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同,从而反映的文化价值体现就不同。
二是文化创新体系认识。社会更新内涵着文化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也助推着社会更新发展。文化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形成新的文化创新体系或旧文化被新的文化淘汰。如传统的书信文化被现代通讯信息手段代替,形成新的交流文化、信息传递文化。另如传统出租车打车方式,受到新型科技的影响,形成新的叫车、打车模式,在新的叫车、打车模式逐步淘汰与取缔传统打车方式下,新叫车、打车模式形成的新叫车、打车文化以新的创新姿态开始逐步淘汰或取缔传统叫车文化。因此,特别是那种赋予了内在性技术文化的新生事物出现时,更有可能受到技术创新的变化而发生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