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文化的内在价值外溢及社会价值展现,体现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特别是具有内在性技术的文化,更是体现时代文明的发展状况。
四是文化是随众性形成的认识。在中国高考中,高考的第一天,一个家长穿着红色旗袍送女儿进入考场,并在考场外等着迎接女儿走出考场,这叫旗开得胜。第二天,家长穿着绿色的旗袍送女儿进入考场,并等着女儿出考场,这叫一绿(路)畅通。于是许多高考生的家长都这样着装,以展现某种期待。于是考场外,第一天高考形成红海的旗袍,第二天高考形成绿海的阵营。从一个家长开始,千千万万家长随众,整个高考家长着装文化形成。
其实,随众性是大多数文化形成的一种行为遵循方式。不管是宗教文化,还是民族文化、乡俗文化,都具有随众性特点。
五是文化的内在性技术认识。中国的匠人文化、传帮带(师徒)文化、艺术文化、手工文化,展现的是对某种技术的传承、传递和成果展现、内涵价值表达。这种文化不仅更易延续,也更易受到新型技术的替代,发生文化创新;同时内在性技术文化,更易展现时代的文明发展,也代表和体现着时代的文明发展方向。即农耕文化向现代农业文化,手工文化向机械文化、工业文化发展演变的文明展现。
(二)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
1.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是现代文明建设基础
由于文化是奠定社会文明的基础,文化发展与建设就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与建设。那么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就奠定现代文明建设的基础。新时代从四个方面加强文化建设奠定现代文明建设。
一是新时代通过加强学习文化建设奠定现代文明建设。学习文化是指公民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以及适应公民学习的教育体系。优秀的学习文化能够促进与提升公民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素养,从而能够为更好的现代文明建设奠定发展基础。学习文化赋予新时代利用新的技术如网络技术,新的方式如不同风格的学习终端设备,以及新教育体系,让全民皆受教育学习,改善全民自主再教育学习方式与能力。
二是新时代通过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奠定现代文明建设。新时代有着新的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现实发展中,创新新的文化,从而奠定现代文明建设。比如新时代在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用八条纪律规定打破传统的送礼文化、吃喝文化,转而形成新的短信问候、提示文化;以节俭著称的光盘行动,形成的节俭文化,成为奠定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基础。
三是新时代通过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现代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代表,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推进中国社会现代文明建设,在新时代通过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员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重担。赋予每一名党员干部新思维、新素养、新理念、新行为,成为新时代先进文化领先者、垂范者。
四是新时代通过加强先进工业文化奠定现代文明建设。工业社会通过新型技术与通过创造新型物质改变社会。其核心内涵是工业文化改造社会文化而改变社会发展。即工业革命通过技术变革而变革生产方式,转变人们的生产行为模式,推升社会出现新的社会生产文化;工业生产通过新型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而催生出新的社会生活文化。工业社会由工业变革产生的先进社会生产文化和社会生活文化,形成新的工业文化,奠定工业文明,即社会文明。由此,通过推进先进工业变革,形成先进工业文化,能够奠定现代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