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新冠疫情的爆发开启了我国历史上由传统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转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线上教学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11-04 

由此,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线上教学的优势,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国家的慎终如始做好新冠疫情的防范常态化的政策的实施,使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为大势所趋同时学生在课前学习新知识,课堂完成知识内化的翻转课堂理念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将原来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构,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俄语教学面临着课时少,内容多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大学俄语教学

 

为了防止疫情迅速蔓延,基于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政策的部署,而当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各地高校恢复面授课程。但是,此次疫情常常反复,为确保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随时调整教学模式,更频繁地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这进一步推进了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智能化变革。新冠疫情的发生既是对传统传统教学法(即在课上听讲,课后做作业)的一次挑战,也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变的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机遇。疫情常态化下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在线教学设计,实施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等效的措施,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稳步发展。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它进一步融合发挥线上线下空间优势。更好地流动教学空间,使教学时间更为自由为教与学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方向。

一、大学俄语教学现状

(一)大学俄语的边缘化地位

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大学俄语,从学生数量来说远远少于学英语的学生。从近10年看,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本科新生人数大约67人)每年的俄语生最多的时候有15个人,有时甚至56个人。由于学习俄语的人少,每届只有一个班,都是小班教学。而且学生所在的专业不同,很难找到共同的上课时间。因而大学俄语课常常被安排在平时的晚上或者是周。这种现象在众多高校中都存在。

(二)俄语生的来源和面临的困惑

大学俄语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学生。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中有一部分是初中就学俄语的,这部分学生大都来自黑龙江边境城市,基础好,底子好。很大一部分是上高一后改学语的(一部分是省内的学生初中英语学的不好的,还有一部分是省外的,山东省菏泽、临沂的居多),这部分学生底子薄。这部分学生中还有上大学后又有主动想去学英语的,打算考英语的四六级认为英语出路好。还有一些学计算机、经济和水利等专业的,他们还需要分别选修专业英语。在两年的学俄语期间,学生需要通过国家的四、六级,过后可以提高择业竞争力。2012年起随着全国大学俄语四六级考试新方案的实施,四级难度有所降低,保守来说通过率80%以上(笔者所在学校) 但是六级难度还是很大,考试通过率偏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一些人努力听讲,另一些人心不在焉。

(三)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面临的困惑

大多数俄语教师认为:只要自己拥有一桶水,把知识点讲到了,就是个好老师了。课时被不断的压缩,从原来的每学期的64学时压缩到现在只有40学时(笔者所在的学校如此,据调查,大部分学校都存在这个情况)。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课上,教师为了赶进度,为了节省时间干脆不提问,整堂都是灌输式教学。尽管教师告诉学生,有问题微信留言,但是微信里问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常常是这样:老师给学生在课前或者是课间解答几个问题之后,上课时间到了。下课后,老师和学生匆忙地去上下一节课了。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都会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地向老师请教,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及时的解决,时间长了,就忘了。教师不问,学生不答,也不知道学生掌握的怎么样。而且大学俄语课通常安排在周末,遇到节假日又会临时取消,无形中又加剧了课时少的问题。该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是俄语教师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