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贤任能的选人用人导向
选用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是国家治理能力高低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深知“官人,国之急也”“天下治,必贤人”的治国道理,在选贤任能上,不断根据社会阶级变化与实际需求调整用人策略。1938年10月随着全面抗战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共产党对于抗战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彰显,毛泽东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转变,他认为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华民族进行伟大革命斗争,没有大量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可能完成历史任务的。他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任人唯贤被正式确立为我党的干部路线。选贤任能具有时代性,始终要解决代表谁的利益选人、为谁选人、选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选拔干部。注重组织培养干部,抓好党性教育、道德建设,加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教育。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即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也通过强化监督防止走过场脱离群众的 “镀金式”锻炼。 选拔干部、培养干部的最终要求是任用好干部。对于怎样用好干部,习近平指出要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近距离接触干部,在基层群众中了解干部。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用当其时、用其所长。
(二)五湖四海的选人用人原则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的选人用人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除了党政机关,还要注重从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选拔优秀人才。2013年6月28日,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2014年5月22日,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他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再次强调:“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五湖四海选拔干部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针对党内存在的一些宗派主义、圈子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党内不允许这种不良风气蔓延,宗派主义必须处理,山头主义必须铲除。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他谈到政治规矩时强调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干部选拔要从人岗匹配的角度出发,依据岗位需求精挑细选最适合、最优秀的人才,在知识、专业、智能、年龄、心理等方面合理搭配,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相互适应,形成分工合作、运行高效的组织运行体系。把领导干部放到最适合于施展才华的岗位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本地干部称作本土“永久牌”,他们热爱故土,工作热情高,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能力,开阔眼界,更好造福桑梓;把外来干部称作流动“飞鸽牌”,交流到当地任职,他们要多磨炼多接地气,掌握真本事。 “永久牌”干部和“飞鸽牌”干部各有所长,也各有短板,需量材而用,科学使用,使岗位和人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让人才优势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创造出最大的人才价值。
(三)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
选出有德有才之人治理国家是治国根本之道。严把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是全面从严治党原则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更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原则和基本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既重视政治标准与能力标准的统一,又将人的道德水平放在首位。“才为德之基,德为才之帅”。只有全面考量领导干部的德与才,才能正确执行以德为先的标准尺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将德先才后的用人经验,贯彻到选人、用人、考核过程中,严把选人用人各项关口,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就是崇德向善、修德正心的过程。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领导干部常修对党忠诚这个“最大的德”。把修身做人、正己立德与为官为政统一起来,打牢修身做人的基础,夯实为官为政的根基。选拔任用干部坚持公道正派,注重实绩,不能只重其才,不能“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而应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道德修养作为重要指标,把修德、养德、立德放在首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党员干部要上好党性教育必修课,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焦裕禄式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