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开展读者荐购的规范性较差,对于荐购各个环节的设置缺少连贯性,未能很好地满足 “节省读者的时间”这一定律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12-06 

从读者方面看,流畅的荐购过程可以节省时间。从整个荐购的流程来看,首先读者需要了解荐购原则和要求,以便获得清晰的导引,对于是否支持荐购、如何荐购形成清晰的认识,最终推荐符合馆藏政策和荐购要求的图书。因此,熟悉图书馆的荐购原则和要求是顺利完成荐购的基础,一份清晰的说明可以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荐购,避免由于“信息填写不全面或错误”等因素阻断荐购进程。但多数高校图书馆没有制定关于荐购原则和要求的规范,仅有少数的图书馆对服务承诺、荐购处理原则等作出说明,且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荐购说明缺少系统性、更新时间久远(如同济大学制定的说明在2009年后未更新),对于指引读者的意义不大。从图书馆方面,如何在提供荐购服务时尽可能减少馆方处理的时间,是“节省读者的时间”的又一关键问题。从部分给出“服务承诺时间”的高校图书馆来看,最快的在2个工作日给出反馈,时间长的则需要10个工作日;从订购到完成编目加工上架借阅,时间则更长;仅有部分高校提供“加急处理”。从荐购到借阅书籍的时间过长,可能会错失读者的最佳借阅时机。时间是影响荐购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读者荐购可从两个方面“节省读者的时间”,一个是通过清晰的导引提升读者荐购的流畅度,另一个是提升馆方荐购的响应速度。

4.5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荐购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部分,支持着图书馆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馆藏。荐购必然伴随着图书馆的“生长”而发展,荐购的方式趋于多样化和智能化,甚至向国外的高校图书馆学习PDA模式。也有高校图书馆指出,其荐购服务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读者与图书馆一道将荐购服务推向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国外高校在推行以读者阅读需求为中心的资源采购方式上,多采用读者决策采购,而我国的读者荐购与读者决策采购有着共同的理念,若将国外读者决策采购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我国高校的读者荐购[],必将推动高校读者荐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