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本研究团队运用扎根理论深入调查地区收集信息,进行编码、概念化、类型划分与对比分析等操作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12-07 

通过电子设备持有量、持有时间、获取方式、日常使用时间、学习情况以及家庭关系和家庭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对农村青少年网络使用动机类型进行刻画,提出四个原型“成就驱动型”“娱乐投入型”“消耗替代型”以及“现实差补型”。

三、类型划分

(一)成就驱动型 

成就驱动型属于群体取向,现实驱动的网络成瘾。即该群体网络使用目的性更强、娱乐性更弱——看重网络使用带来的能力、魅力上的成就感。多表现为在群体游戏中争取更高的排名、获得现实中更多的粉丝、更多的认可。

1.网络使用内容多为竞技类团战游戏

成就驱动型常用软件是诸如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和平精英、QQ飞车等一类竞技类团战游戏,此类游戏具有可视化排名、不断更新的赛季。而成就驱动型网络成瘾者更注重的是游戏的排名靠前带来的成就感。因此他们会用最快速度打上新赛季的王者以在小团体中获得大家的肯定与羡慕。以受访者3为例,他经常发布自己的战绩,更有一条动态是“三天上王者,我太难了!”

2.社交平台的经营式使用

在社交平台上,成就驱动型网络成瘾者有更强的工具理性,他们会“指标性、套路化”地经营自己的快手。以受访者3为例,他会频繁更新快手,通过好看的自拍、投球视频和游戏获胜截图等彰显个人魅力、实力。评论区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夸赞,而受访者3也会回复每一条夸赞他的评论。同时,他们会因为追赶流行的趋势而设计自己的动态,即使是很快乐的时候,也会发伤感的文案。

(二)娱乐投入型 

娱乐投入型属于个体取向,现实驱动的网络成瘾。即该群体的网络使用内容与同辈的关联性较弱,自娱性更强——看重网络使用下现实喜好的满足。多表现为通过多种多样的娱乐软件获得自身的满足。

1.网络使用内容受同辈影响较小

娱乐投入型并没有固定的偏爱软件,不跟风而更追随自己的内心。其网络使用会涵盖多种类型的网络游戏、不限定风格的音乐、颜值博主的网络视频和网络小说。以受访者2为例,他并不在朋友圈或者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战绩,除了手机游戏之外,他同样也会选择看网络小说、刷短视频、看电视剧和综艺,以各式各样的软件寻求满足。

2.网络使用过程更注重体验感

娱乐投入型以寻求快乐为目的,内容指定性,偏好更好的设备,注重最佳的游戏体验。以受访者2为例,他喜欢在玩游戏的时候同时用平板放着电视剧,他说“电视剧主要是提供一个背景音乐和营造氛围的效果”。在游戏体验过程中最看重感官体验。色彩、声音、图像等则是构成感官体验的主要部分。

(三)消耗替代型 

消耗替代型属于个体取向,现实回避的网络成瘾。与娱乐投入型相同的是,消耗替代型的网络使用自娱性强;与娱乐投入型不同的是,该群体的网络使用目的偏向于打发时间。多表现为无人陪伴时耗费大量时间上网,但有玩伴时网络使用的戒断反应低。

1.网络使用时长受环境影响较大

在父母忙于生计、身边可联系的玩伴较少和社区娱乐设施不足的情况下,消耗替代型会通过网络消磨时间。受访者1手机上的独立游戏共六十四个,她并不执着于某一个游戏,不在意战绩,也不追求充值或赚钱,“玩不了就换下一个”。受访者7也提到:“只要有游戏可以玩,玩什么是不重要的。”受访者8每天花6-8小时使用快手,“平时都很无聊,玩手机,谈恋爱都是为了不那么无聊”。受访者4也告诉我们,“除了散步和打篮球或羽毛球之外,其他时间都没办法打发”。受访者10更是如此,“我每天起床就是玩手机,然后吃完午饭、午休之后出来打篮球,晚上继续打游戏。要是下雨不能打球,就只能打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