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发挥体育对内在品质的打磨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12-11 

健全体教融合的育人机制,促进文化与体育的协调发展。空竹运动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健身娱乐,还能深入其文化内涵,在人的身心健康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空竹深厚的文化内涵,被我国列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空竹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大地推动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空竹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对空竹文化的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和建议。研究表明,高校空竹普及度不高,开设空竹课程的学校存在文化理论的缺失,没有系统完善的空竹理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影响了空竹文化的育人发展。建议:高校深化空竹课程建设,搭建空竹文化平台,借助多种有效形式构建空竹文化育人体系,建立多元化空竹教学平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育人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作用,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2]。空竹运动是优秀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文化是体育的核心,是体育的根和魂,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要用好空竹这项非遗传统文化项目,深度挖掘空竹文化蕴含的德育要素,结合体育专业,推进实施空竹文化育人计划,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模式改革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开展空竹文化育人教育,着力培养全校师生的体育精神。

目前校园空竹的发展处于摸索阶段,多以社会老年群体的方式传播。探索出一条校园空竹的推广之路,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对空竹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是为校园空竹文化的育人教学模式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1.校园“空竹文化”课程建设的意义

体育课程的设置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尤其是现代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既能涵盖竞技运动、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各个领域,又能体现时代性、教育性、发展性、实用性、多样性、民族性。空竹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要充分挖掘空竹文化的特殊价值,彰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强国战略。

1.1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厚重的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自信之源、坚实根基与丰厚滋养。空竹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其存续的文化空间面临萎缩,亟待保护[4]。对空竹这项运动的挖掘、整理、继承、保护和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校园“空竹文化”课程建设,有助于培养学校文化力量、体育力量;提高校园空竹文化建设、公共体育文化服务效能,让师生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高校要始终坚持不断研究、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体育文化,发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体育育人的重要功能,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1.2有利于促进文化育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

立德树人是一项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和教学结合上,强调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各类课程都要承担育人功能。体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我国大中小所有学生的公共必修基础,而空竹的发展为学校注入了新鲜活力。空竹运动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项目之一,有花样表演空竹和竞技空竹,现今已发展为技巧、竞技、健身、表演四大类型,是一项全身运动,有时还很激烈。抖空竹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积累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仅在身体素质方面,也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体育文化素养等。我国在体育教育助力强国战略推进中,尤其应当“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全方位融入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