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实践途径探析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2-12-19 

人文素质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实施经典诵读工程时,怎样提高经典诵读育人的实效性,学校要积极探索,从领导、教师、学生等各个层面,通过协同创新,激活经典教育。

(一)加强组织协调,完善经典诵读机制

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有巨大意义,为切实实现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和持续进行,学校应自上而下形成经典诵读的有效机制。由专人负责,成立专门的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建立齐抓共管的机制,如教务处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设立专门的经典诵读课程,并制定相应课程的评价标准。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推进校园经典诵读机制落实。图书馆是经典诵读工作最有力的推广者,通过建设具有特色的专门的朗读区,吸引学生体验并朗读,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各院系根据自身专业、学科的特点,在老师干预和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协同机制,提升诵读经典的品质,激活经典教育。

(二)创建经典诵读电子资源库,完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1.选取、编订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中外经典诵读教材。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3] 。高职院校在研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时,要对本院校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结构、学习目的等特征作出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并依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编订适合该校学生诵读的文本。选择作品时尽量与专业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比如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诵读《红楼梦》、《论语》等经典;护理专业的,推荐她们诵读《第六病室》、《论残忍》等经典小说以及一些典范的医古文;农学、工科的学生建议重点诵读《天工开物》,对筛选出的作品进行编辑、加工,制作成便于阅读的文本,并对部分作品的思想、语言、艺术价值等作出指导性评价,为学生诵读提供参考。与专业相结合的经典诵读,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会受到更全面的思想教育,自觉地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创建经典诵读电子资源库。目前高职院校经典诵读资源库相对少,而且内容缺乏系统性、综合性,诵读活动缺乏互动性。因此,本着典型性、地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选拔优秀教师进行资源库的建设,精选大量中外优秀诗文经典名作,尤其是能够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的中外经典名篇,构建高职院校特有的、专门的、多体系的、综合性的、具有代表性的和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经典诵读资源库,为学校后续推进经典诵读活动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三)将经典诵读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课程。各高职院校依据院校学生特点,编订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经典诵读教材,并制定有效的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考核标准。切实保证诵读课程的正常运行。另外,教学必须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课前五分钟经典展示,课中师生互动交流鉴赏,课后小组完成作业等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诵读课程充满活力,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创新经典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经典意识

1.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现代技术手段。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新媒体平台,拓宽经典诵读新媒体传播渠道。依托QQ、微信、学习通、校园广播站等平台,开展中外名篇经典诵读活动,还可建设经典诵读专题网站,定期向师生推荐经典诵读作品和经典诵读活动视频,使经典活态传播,促进“经典”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

2.加强学生对经典的认知与体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学生经典意识淡薄,学校需要创新方式,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主观能动性。第一,语文专业教师积极探究古诗文诵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推动优秀诵读教学设计,努力开发经典中的教育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品味作品传达的精神实质,从中汲取智慧,悟其真谛,从而使他们思想情感上产生震动与共鸣、心灵得以净化、道德品质得到润泽,认知得以扩展、人文素养得以提升。第二,高职院校举办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为了加强学生经典诵的认知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学校可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向大学生普及经典文化、讲解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排练以经典为题材的相应的多种文艺表演,将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内推广开来,打造以经典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开设不同场合、不同形式的经典分享交流会,体验共享,激发学习经典的兴趣。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既能培养大学生的经典意识,又能提升大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更能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其文化素养。最后,学校组织专门教师,把每次活动中的经典作品分类整理,补充到学校经典诵读电子资源库里,作为校本教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