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迅速发生的新生儿肾生理功能急剧下降甚至丧失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01-13 

表现为少尿或无尿、体液代谢紊乱、酸碱失衡及血浆中经肾排出的代谢产物(尿素、肌酐等)浓度升高的临床危重综合征,8%-24%的住院新生儿发生AKI ,病死率约50[1]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使体内潴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经过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目的[2] 是救治急慢性肾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科于2021年11月收治一例急性肾损伤的患儿行床旁腹膜透析,经过精心护理,严密交接,该患儿于治疗20余天后好转出院,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男,出生体重2.5kg,因35+2周早产,生后生活能力低下,少尿、水肿3天于2021年11月16日以急性肾功能不全由外院转入我科。患儿反应差,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肤色苍白,全身水肿明显(体重3.62kg),头皮水肿, 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湿性啰音。双侧睾丸未触及,阴囊水肿 ,四肢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

入院后予暖箱保暖,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急查血常规、血凝及血气,11月16日外院查肝肾功尿素氮16.3mmol/L,肌酐228.98μmol/L  CR值示基础值的300%且现患儿无尿,水肿进行性加重,符合腹膜透析的指征,11月16日晚,大夫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置管顺利,开始行床边腹膜透析。经过5天的腹膜透析后,患儿尿量逐渐增加,体重逐渐下降,后又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约18天,患儿体重下降到接近出生体重,并停止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于2021年12月10日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透析的方法

在现行的腹膜透析方式中没有适合新生儿的机器进行自动透析[3],还是采用手工透析。医生将6Fr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患儿腹部作为腹膜透析的通路后,护理人员准备了以下装置:50ml注射器一个,一次性输液器一个,医用耐药三通一个,无过滤器的输液延长管一根。连接方法如下:医用耐药三通分别与50ml注射器和输液延长管相连,输液延长管的另一端与腹膜透析通路的一腔相连,做为透析液的进路;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腹膜透析液,将输液器去掉输液针的部分,从螺旋口处连接三通的第三个开口,形成一个闭环装置,可减少各接头的反复打开,降低感染的风险,保证透析液可以顺利进入腹腔。此装置每24小时更换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4]腹膜透析管的另一个腔连接抗返流引流袋作为透析液的出路。遵医嘱用50ml注射器抽取35ml透析液,使用微量泵20分钟泵入,泵入透析液时将出路夹闭,泵入完毕后在腹腔内保留20分钟,再将出路打开,让腹内液体自然流出20分钟。如此循环,每小时一次,此后再根据患儿的病情调整液体量及循环的时间。

2.2  管路护理

透析管路置入成功后,采用一次性透明敷贴对管路进行S型固定,以防活动时管路脱出。对患儿双上肢进行适当的约束,对患儿进行翻身或移动时妥善固定管路,避免牵拉,严防管路脱出。每班评估并记录管路的外露长度。透析过程中,2 h挤压引流管1次,以防发生引流不畅,避免打折和堵管,以免影响透析效果。

2.3  引流护理

在透析液进入以及腹内保留期间,注意观察穿刺点处有无液体外渗。发生引流不畅时不要抽吸引流管。因负压吸引容易引起肠壁和大网膜贴附透析管侧孔,应避免该患儿第一天入液顺利,出入量基本平衡,穿刺点处少许渗液,医生每 12 小时给予一次换药。置管第二天发生引流不畅,穿刺点处渗液开始增多,引流液体明显减少,两小时的出量5ml,变换体位及轻压腹部效果欠佳[5],及时通知医生。医生根据 X 线片定位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外撤 1.5cm[6] ,可见较多液体进入引流袋, 继续予 3M 透明敷贴外固定。仍有部分透析液外渗,需多次更换贴膜以保证引流管固定牢固,从而引起贴膜处皮肤发红。继而不再贴敷贴,将引流管直型固定,外加3M 胶带双固定于皮肤上,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在透析管引流口处外敷多层无菌纱布,渗液较多时及时更换,更换下的纱布称重算作患儿出量并记录。准确记录透析液的颜色、量及尿量,为医生诊治提供准确依据。

  2.3  观察记录

护理人员实行两班制轮岗,减少了交接次数,避免了因交接过频而引起病情观察不连续 [7]。护理工作繁重,为保证透析液准时泵入,利用手持平板电脑的时钟设置闹铃进行提醒。每小时观察入液和出液量,记入自制表格,表格上分为时间点,入量和出量三项[8]白班小结时计算本班的出入量,夜班24小时总结时统计全天的出入液量。该患儿前10天基本出入平衡,后期出量大于入量,体重逐渐减轻。每天定点测量体重及腹围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

2.4  皮肤护理

   急性肾损伤的患儿易发生水肿,该患儿水肿较重, 根据新生儿压力性损伤评估,患儿为难免压疮。护理措施如下:(1)为保护皮肤,每日行床旁擦浴式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常规每2小时翻身一次,枕后、背部及骶尾部行聚硅酮泡沫敷料外用[9],颈部、腋窝等皮肤褶皱处给予喷洒造口粉保持皮肤干燥,预防摩擦破损。(2)自制水床[10]:取新的腹膜透析液的废液袋,将袋内注入清水,注水量为将袋子放平后大约1cm高度即可,复温至37℃后放置在患儿床单下 (水袋约129cm*19cm ,该患儿身长50cm,从头顶至臀部大约长30cm,与水袋的大小基本相符),可防止背部直接受压,预防压力性损伤。(3)行腹膜透析第3天时,固定透析管的透明贴膜的边缘出现多个水泡,分析原因是患儿水肿,表皮层较薄,张力性黏贴压迫,贴膜黏贴时间过长,导致组织液聚集于表皮与真皮之间形成水泡,根据指导将水泡消毒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擦净渗液后用银离子贴敷,再外用3M水胶体敷料[11]固定,每班更换敷料。两天后无渗液,破损水泡结软痂,用无菌纱布覆盖,大约10日后,结痂自然脱落。该患儿住院期间未再发生新的皮肤破损,未出现压力性损伤。

2.5  体温管理

该患儿为早产儿,自身体温调节能力欠佳,腹膜透析液的进出影响体温调节。 随给予新生儿恒温箱保暖,设置恒温箱温度在32-33℃之间,每4小时测量体温,根据体温随时调整恒温箱温度。腹膜透析液在使用前复温至37℃[12],并利用加热装置保持透析液温度,保证进入体内的透析液不低于36℃。在患儿住院期间,测量背温,患儿体温维持在36.2-37℃之间,未发生低体温

2.6  呼吸支持

患儿自入院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长19天,为防止VAP的发生,我们针对此患儿实行了精细化护理。(1)按需吸引气道分密物。严格掌握吸痰时机,怀疑患儿血氧饱和度下降是痰液较多引起时,予肺部听诊,确需吸引时给予气管插管内吸痰,并记录痰液的性质、量、颜色。(2)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时尽量动作轻柔,调节负压至80-100mmhg,以减轻气道损伤。密闭式吸痰管每24h更换一次,吸痰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将吸痰管冲洗干净。(3)每7天更换呼吸机管路及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冷凝水,防止倒灌。(4)应用灭菌注射用水配置浓度为1.4%碳酸氢钠溶液行口腔护理,每6小时一次。(5)调节呼吸机吸入气体温度为37℃,此时到达肺泡的气体相对湿度可以达到100%。湿化罐内持续滴入灭菌注射用水,每24小时更换一次。

2.7 营养支持

患儿肠鸣音弱,无法进行肠内营养,腹膜透析导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大量丢失,医生根据患儿每天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合理选用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行静脉营养供应为保证患儿营养静脉营养液的顺利输注,减少反复穿刺,为患儿行PICC置管, 在置管期间做好管路护理:(1) 使用无菌透明敷料或纱布敷料覆盖置管处,若出现潮湿、松动、卷曲、渗血等应及时更换敷料。(2)每周更换1次无菌透明敷料。(3) 使用三通等附加装置时 每 24 小时更换一次,如端口内有血迹等污染时立即更换。

3 小结

腹膜透析做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患儿的治疗方法之一,简单安全,效果显著,可挽救较多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新生儿的生命。自制的腹膜透析通路,简单易行,精准的时间控制,保证了透析效果;水袋床的应用避免了了患儿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通过我们精细的护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仔细观察,严密交接,该患儿透析效果显著,护理效果满意,未出现护理缺陷。护理工作繁重,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为患儿的早日康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