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PGL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腹主动脉旁单发实性为主的团块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01-18 

体积较小者形态规则,边界清,内回声尚均;体积较大者形态欠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可见无回声区,CDFI:团块实性部分血供丰富,以周围型为主。CT上表现为有包膜的软组织团块,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密度不均,可见出血及坏死的暗区,实性部分及周围增粗的血管增强后明显强化,以动脉期及静脉期为主[9][10]。结合本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属于较大的无功能性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诊断。

 2.3鉴别诊断

根据病灶的位置、生长方式及影像学表现,需要与其他腹膜后肿瘤相鉴别,如交感神经来源的神经节细胞瘤,胃肠道间质来源的胃肠道间质瘤,脂肪间质细胞来源的脂肪肉瘤。

(1)神经节细胞瘤 :肿瘤沿缝隙生长,形态不规则表现为脊柱旁腹膜后间隙的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周边可见血管包绕,周边可见环形血流信号[11]。(2)胃肠间质瘤:胃肠壁增厚,见低回声团膨胀性生长,良性肿瘤多呈圆形,回声均匀或不均匀,边界清,液化坏死的无回声少见,血供稀少;恶性瘤体较大,分叶状,回声多不均匀,坏死液化的无回声区较大,内可伴有斑块状钙化灶,边界不清,胃肠道黏膜可见破坏,血供较丰富[12]。(3)脂肪肉瘤:高分化型表现为高回声或高回声为主的肿块,低分化型表现为低回声或低回声为主的肿块,边界较清晰,形态不规则,肿块内部一般无囊性区及钙化灶,CDFI:血流多不丰富[13]

 

2.4治疗指南

目前手术是腹膜后副神经节瘤首选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75%10年生存率为45%[14]目前大多数PGL通过手术切除治疗,或者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疾病的情况下,使用细胞减灭手术以减缓肿瘤生长。对于功能性PGL而言,肿瘤的手术操作可以将儿茶酚胺释放到循环中导致阵发性高血压及心律失常[15]为了降低手术风险,大多医生采用了在手术前减弱儿茶酚胺升高的方案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苯氧苄胺、多沙唑嗪)的使用,以及根据需要加用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抑制儿茶酚胺合成的甲基酪氨酸可被视为额外治疗方法[16]对于转移性PGL的治疗除了减瘤手术外还可进行[17]目前,副神经节瘤的全身性放射性药物治疗RPT包括131I-元碘苄基胍(碘苯胍,131 I-MIBG和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177Lu-DOTA-生长抑素类似物[17]如果 123 I-MIBG 闪烁显像转移灶生长缓慢,建议将 131 I-MIBG 作为一线治疗在转移灶进展快速的情况下,化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达卡巴嗪)被认为是姑息治疗[18]

总之,腹膜后PGL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富血管性和功能性PGL的阵发性儿茶酚胺升高特性,使得充分的术前准备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影像学检查提供了关于病灶的位置、大小及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故作为影像学医师应提高对PGL的认知,根据各种腹膜后肿瘤的影像学特性做好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评估,帮助临床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