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训练的优点在于它是安全的,并且可以广泛的应用,这就为帕金森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帕金森患者可以在家里进行训练,甚至不需要有旁人监护[17]。Silvi Frenkel-Toledo等人[18]通过将36例帕金森患者和30例对照分为平地行走、助行器辅助步行、跑步机步行三个组,结果表明,跑步机步行组患者能够以更少的变化和更稳定的步态行走,他们认为,跑步机行走可以增强步态的节律性,降低步态的可变性;并且他们排除了扶手对于步态稳定性的影响。另有研究显示,帕金森患者的步态改善与跑步机训练的频率有关,Pelosin E等[19]指出,在每周2次、3次、5次的跑步机训练中,每周2次和3次训练可使患者平衡和跌倒显著改善,而每周5次的则改善不明显,每周2次和每周3次的训练持续效应可延续2个月,每周5次的高频率训练在4个月时甚至导致患者情况恶化;Shulman LM等[20]的研究结果显示,低强度的跑步机训练对于步态速度的改善最大,而高强度的跑步机训练主要改善心血管健康。除此之外,跑步机训练联合其他训练[21,22,23]也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平衡与步态相关指标,而在加干扰方面存在不同的结果,Heiko Gaßner等[24]人通过8周的扰动跑台训练,研究结果显示,帕金森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而Simon Steib等[25]人认为跑步机加扰动训练对于帕金森患者的平衡和步态没有明显的效果。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学者认为跑步机训练对于帕金森患者的平衡以及步态的改善是有效的,并且跟运动训练的频率有关,低频率的训练优于高频率的训练,在联合其他训练时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1、 全身振动训练
1892年,神经学家Jean-Martin Charcot首先提出全身振动疗法(WBV),并发明出一把“振动”的椅子,用以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26]。自此以后,振动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脑瘫[27]、中风[28]等各个领域。有证据表明,振动训练通过影响与疾病相关的异常神经节律来缓解帕金森患者的症状,特别是在基底节,这种神经同步性显著依赖于多巴胺的水平[29],有研究证明,帕金森患者接受全身振动训练可以改善身体僵硬、姿势稳定和步速,僵硬和震动显著减少,而步长和步速显著增加[30]。Eduardo Guadarrama‑Molina等人[31]将45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WBV组和综合治疗组,其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组和WBV组均可以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但是两组组间无显著差异;另有研究显示,与训练前数据相比,WBV 组Tinetti平衡量表评分、站立-行走-坐试验、行走速度、统一帕金森氏病评定量表(第三节运动检查)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除了定量动态姿势图以外,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32]。WBV对于帕金森患者的平衡以及步态的改善可能是有效的这一观点几乎达成共识[30,31,32,33,34],但是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有氧跑步机组相比,WBV训练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综上所述,全身振动训练可以改善帕金森患者的平衡以及步态,但是与常规物理治疗相比,二者对于症状的改善相似,没有显示组间差异,因此,全身振动训练可用于临床帕金森病的康复,特别是对于中晚期运动功能减退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