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它不仅仅对政治经济领域,更对思想政治领域尤其是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初浅论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从观念、机制、方法等多角度进行转变,持续理解把握新时代、新发展整体环境下的鲜明时代特色和主体特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即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它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航标。
一、“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过程及科学内涵
1.提出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出现了一些新的弊病和问题,当前迫切要求新的理论和行为准则来引导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平稳地渡过转型时期。习近平于2016年10月29号在中共五中全会二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和绿色发展;开放共享的发展思想。新发展思想与当前形势相适应,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习近平在今年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会议上,他说,新发展的思想是指挥棒和交通信号灯。习近平在2016年10月18号讲话中指出,要落实新的发展思想和建立现代的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19年1月11日在《新发展》草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发展思想》。习近平在今年1月28日在中央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把新发展思想完全正确地落实好新发展思想,保证“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取得良好的开局。
2.科学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想是发展的新发展思想的提出,最初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出的解决“良方”、治本之策,五大发展思想中,创新的重点是发展动力,协调发展的不均衡、绿色针对人与自然和谐、开放针对发展内外联动、共享针对社会公平正义。那么如何让“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新时代发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理论指导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
笔者认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新阶段高校大学生综合发展需要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标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五大发展”理念之间存在辩证关系。首先,“五大发展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五大发展理念”的整体性、人民性、历史性、实践性、发展性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它犹如一场及时雨,以全新的视角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信息爆炸化、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中能够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常态下继续前行指明了方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为五大发展理念提供现实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是突如其来、凭空出现的,而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构建的,是针对当前我国总体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出现的各项矛盾产生的深层次问题意见而言的,这是一个具体的历史阶段,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逐渐理解和不断加深的过程,它的内容和要求均源于对实践的不断总结。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则是完全直面高校广大师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早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实践和经验框架,这些内容是充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最有力的基础资料,为这个理论形成以及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提供了扎实的经验基础和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