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断深入与细化素质教育,根据个人发展需求,对三维目标进行重新整合凝练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其基本内容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实验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1]。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大形势,教师应该根据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内容与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推动并促进学生对物理核心素养的掌握。
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19年同时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四次提到“实验”一词:“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2]等等,由此可见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2实验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一线教学中,部分教师自身仍然没有能够成功地完成角色转换,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实验的机会。实验课堂大部分依然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而且由于教师为了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也是匆匆一瞥,就匆匆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难以跟上老师的进度。
3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物理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3.1提升实验的趣味性,促进学生掌握抽象的物理学概念及规律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大大加强,从而在学习上转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目前中学生普遍处于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下,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较为有趣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相对有趣的学习环境下分散学习压力,以一个相对轻松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物理探究过程中。具体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有趣的创新型物理实验,进而将物理概念和物理学规律与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适当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树立物理观念,提升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