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脉高压的患者中,有近5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发生率,门脉高压EGV破裂出血的概率为5~15%。EGV是门脉高压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成功治疗EGV可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对EGV的诊断与治疗主要依赖于常规胃镜下操作。常规胃镜对曲张的细小静脉漏诊的情况,治疗后栓塞与再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仍不容小觑。近几年,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超声内镜(EUS)也逐渐出现在对EGV的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中。EUS可以使用探头对病灶部位实时扫描,不仅可以监测曲张静脉的部位、直径、形态,还可显示食管胃底的病变层次及血流情况,大大增加了EGV的诊断率,可预测患者曲张静脉出现风险。EUS引导下对EGV的治疗,与常规胃镜相比,可有效提高曲张的闭塞率,减少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本文将分别阐述在EUS引导下对EGV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EGV)在门脉高压的患者中发生率近50%,在Child-Pugh A的患者EGV的发生率也高达40%。门脉高压EGV破裂出血的概率为5~15%[1]。EGV是门脉高压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成功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2]。传统的EGV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主要依靠于常规胃镜。近几年随诊内镜技术发展,利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EGV的诊治中也逐渐出现在临床工作应用中。
1.EUS在EGV诊断中的应用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EGV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常规胃镜。常规胃镜下可观察到曲张静脉的数量和形态,但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一方面常规胃镜无法观察到黏膜深处的静脉曲张情况,对于黏膜下层及周围侧支静脉观察准确度欠佳[3]。另一方面常规胃镜对于较粗的曲张静脉很容易发现,对于较细小的静脉很容易出现漏诊。EUS可以使用探头对病灶部位实时扫描,不仅可以监测曲张静脉的部位、直径、形态,还可显示食管胃底的病变层次及血流情况[4]。因此,EUS应用于EGV的诊断中可有效减少对于曲张的细小静脉漏诊的情况。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在EUS对EGV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展开临床研究。各位学者经临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EUS在EGV的诊断率、判断食管侧支曲张情况及预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风险等方面优于常规胃镜。在唐月华团队研究中显示,EUS无论是在EV、GV还是EGV病例诊断中的诊断率均高于常规胃镜[5]。杜居洁等人通过对比EUS下肝硬化患者食管旁侧支及食管周围侧支静脉病变情况,得出EUS可判断食管侧支情况,可预测肝硬化患者出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风险[6]。
2.EUS在EGV治疗中的应用
EGV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三腔二气囊加压止血、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7]。常规胃镜下治疗方法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为电子胃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及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sis,EIS)和组织粘合剂治疗,但治疗后的低闭塞率和再出血率问题依然严峻[8]。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US已应用在EGV的治疗中,EUS不但可以做到反馈给内镜医师常规胃镜可观察到的曲张静脉影像,还可评估血管内外的情况,可检测食管壁内外及交通支曲张静脉的平均直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等指标[9]。在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团中找到病变主干静脉,治疗中做到“精准打击”。治疗后使用多普勒查看血管是否闭塞。EUS下治疗EGV的方法包括超声内镜引导下组织粘合剂注射疗法、超声内镜引导下线圈栓塞、超声内镜引导下线圈栓塞联合组织黏合剂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