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将48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行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经典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Böhler角和Gissane角。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 踝-后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3个月。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均短(少)于传统组(P<0.05)。Böhler角、Gissane角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对照组出现切口皮缘转角处部分坏死4例,切口裂开1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经典外侧L形切口入路,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疗效满意。
关键词:跟骨骨折;跗骨窦入路;内固定
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伤或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失所致,70%~75%累及关节面,一般需要手术治疗[1]。目前跟骨骨折多采用经典的外侧L形入路内固定治疗,该入路能充分显露术野,骨折复位方便,但L形切口拐角处发生皮缘坏死或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2]。近年来文献报道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3][4]。本研究对2017年6月~2020年12月我科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和经典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的48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入路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