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眩晕[1]是指发作性或持续性头晕或眩晕,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及体征,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多汗、心慌、腹泻等。孤立性眩晕多由于前庭周围性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所致。通常是由于前庭周围性病变引起孤立性眩晕患者发病,约有1.4%的患者是由于脑组织局灶性损伤或后循环缺血所导致的发病[2]。通常患者经检查,并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极其容易造成漏诊现象,从而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因此,早期确定孤立性眩晕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3]。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神经内科二病区收治的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例,对其起病形式、临床表现、磁共振特点、预后进行总结,旨在探讨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孤立性眩晕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提供一定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密云区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以孤立性眩晕起病的急性脑梗死 2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17例,女 7 例;年龄 48~91 岁,平均64.5 岁。见表 1。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4例患者均通过行磁共振 DW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并行头MRA或CTA等血管检查。
1.2 纳入标准(1)仅表现为急性头晕或眩晕,可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及眼震;(2)初诊时经详细的问诊与体格检查,不伴有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3)经头颅CT或MRI、DW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2 结果
本组24例患者中8例患有糖尿病,18例患有高血压,12例既往有脑梗死史,2例有脑出血史,吸烟史15例,饮酒史14例。全部以头晕/眩晕为症状,3例为活动时出现,1例醒后出现,2例表现为体位诱发,18例发作无明显诱因;表现为典型旋转性眩晕17例,非旋转性眩晕(头晕)7例,24例患者均表现为头晕或眩晕,其中单纯头晕者4例,伴呕吐13例,伴出汗5例,走路不稳8例,头痛2例。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良性位置性眩晕。24 例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 DWI均出现责任病灶,其中脑干梗死4例,小脑梗死20例,其中合并脑干梗死5例。14例MRA或CTA存在椎基底动脉〉50%以上的狭窄。见图1-3. 24例脑梗死患者均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在治疗上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改善脑供血治疗,21例患者预后良好,3例患者病情逐渐进展,预后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