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邢台市坚持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探索开展了“631承诺践诺”活动,即村(社区)“两委”班子根据群众诉求每个村(社区)公开承诺至少10项民生实事,承诺事项从易到难分别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每村挂账督办6件,县级组织部门每村协调督办3件,市委组织部每村重点掌握1件,确保承诺事项年内全部完成。通过“承践督评”全流程管理,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摸准需求、实事求是,建立承诺目标清单。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全面掌握群众需求,确保承诺事项精准科学、顶用可行。一是坚持问需于民。通过个别走访和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开展“三访三问”活动,即“访广大群众,问民情需求;访基层干部,问工作不足;访村民代表,问对策建议”,广泛征集民情心愿和民生诉求。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访问群众、党员和村民代表27.8万余人次,基层干部5万余人次,收集村民诉求、“微心愿”5万余件,理清群众需求、找准工作方向。二是坚持科学统筹。把握县(市、区)和乡村差异性,精准筛选、合理安排承诺事项。要求乡镇(街道)挂账督办事项必须紧贴农村实际、短期内可取得惠民实效,县(市、区)委组织部协调督办事项必须立足本村规划、可增进多数村民福祉,市委组织部重点掌握事项必须符合村民长远利益、可大幅提升乡村面貌,有效防止为民办实事泛化为常规工作堆砌。三是坚持清单化管理。紧扣群众需求,聚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化解信访矛盾等五方面,结合村(社区)“两委”任期规划、年度目标,制定承诺事项清单。严格落实“四符合、四突出”原则,即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上级政策规定、本村实际、大多数群众意愿,突出经济社会发展、致富群众、保障民生、和谐稳定。每村(社区)确定不少于10个承诺事项,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审核把关,梳理形成《631承诺践诺事项清单》,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确定清单事项5.23万件。
(二)压实责任、跟踪管理,强化践诺落实举措。突出履约践诺,按照“清单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承诺事项精细解决、精准落实。一是公开晾晒承诺践诺事项。充分发扬民主,市级层面重点掌握事项清单由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进行对照完善,县级层面协调督办事项清单充分征求各乡镇(街道)意见建议。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村党务村务公开栏、乡友微信群等多渠道公示承诺事项,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二是明确承诺践诺责任时限。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其中,乡镇(街道)挂账督办事项由村(社区)“两委”班子负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责任人,6月底前完成;县级组织部门协调督办事项由乡镇(街道)负责,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责任人,10月底前完成;市委组织部重点掌握事项由县(市、区)委组织部负责,县(市、区)委组织部长为责任人,年底前完成,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三是坚持承诺践诺跟踪管理。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开展抽查工作,推动承诺事项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认真开展评价验收工作,通过基层自评、组织考评、群众公评等形式,有效实现需求由群众提出、过程由群众监督、成效由群众评价,群众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高。截至2022年12月底,已协调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民致富渠道少、村庄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落后等实际问题5.2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