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样性
在整个湘潭境内,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底蕴和政治地位,使得红色资源分布广、数量多,形式多样,全市革命遗址遗迹普查调研结果显示,湘潭市与“红”有关的故居、墓地、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有250 多处,最终确定为革命遗址遗迹的有 101 处,这些红色资源,有以毛泽东同志故居为代表的故居类革命旧址;有以贺龙、罗学瓒、易礼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活动地为代表的纪念类革命旧址。这些红色资源不仅是湘潭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红色资源的多样性体现在进入任何一处革命旧址、先辈故居、纪念场馆都能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地革命真理和红色情怀。
2.独特性
湘潭、湘乡在近代史上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重要地区,其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独特价值。湘楚文化和湖湘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并相互渗透、融合。湘楚文化的深厚底蕴,孕育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而湖湘文化的深邃内涵,给湘乡带来了革命火种和红色基因,具体表现在湘潭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这里先后爆发了曾广八在湘乡的起义以及彭四铁匠在湘潭发动的起义。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中,也涌现了刘道一、刘揆一、马福益等著名的党的领导人,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新文化运动爆发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湘潭有志青年背井离乡,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不畏牺牲,追寻真理与科学的精神给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时代价值。
3.育人性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湘潭人英勇无畏,前赴后继,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五四运动传到湘潭后,湘潭人民纷纷站出来响应,湘潭学生组成联合会上街进行演说,向广大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宣传运动。如1920年5月7号湘潭益智学校等校的学生在五七国耻纪念日分头走上街头,分班发表演讲,并分发了《泣告同胞书》,劝人毋忘国耻,言辞甚为愤慨。在马家嘴空坪演讲的学生,以毋忘国耻为主题,历述山东问题的事实及其后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肆虐的种种情形,进一步唤起了广大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枕。这些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湘潭红色文化资源都是优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育人资源,前辈在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道路上的奋斗精神,能够激励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为之艰苦奋斗,能极大的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使学生自觉的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