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既与海洋有关又涉及文化相关的概念,是人类在对海洋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形成的精神和物质资源总和。但是,海洋文化作为一项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仍在形成之中。目前,学术界对海洋文化这一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学者们对海洋文化的定义也各有不同,梁晴(2021)认为海洋文化是海洋的文化和与海洋有关的文化,并且具有缘海性、开拓性、包容性、教化性和传承性五个基本特征[4]。谢茜等(2022)定义海洋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和实践中人类合理地处理人与海之间的关系后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人与海的角度,中国海洋文化崇尚人类社会与海洋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从海陆关系角度,中国海洋文化推崇与陆地文化之间的相互支撑;从海内外关系上,中国海洋文化接纳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交往并积极融合[6]。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海洋文化是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文化,具有文化属性的基本特点,也具有海洋属性的独特性,能够体现沿海社会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海洋文化的发展是与海洋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有利于深入挖掘和阐明海洋文化的时代价值,为海洋强国的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在对海洋文化概念的理解基础上,学者们对海洋文化产业也进行了界定。李鑫锋(2020)提出海洋文化产业是以海洋产业为基础发展的相关文化产业,主要包含海洋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涉海休闲体育业、涉海轻点会展业、涉海历史文化业等海洋产业,并且以连云港的海洋文化产业为例子进行研究,得出连云港海洋文化产业是以海洋渔业养殖捕捞为基础产业,以港口发展为重点,以海洋文化特别是西游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相关文化产业的集合[5]。徐文玉(2020)认为海洋文化产业是一门多专业综合性学科,将海洋文化资源作为发展的内容和载体,涉及海洋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相关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行业来更好地满足海洋性文化消费的需求,具备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两重属性[7]。梁晴(2021)指出海洋文化产业是隶属于文化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能够为社会提供海洋文化产业和服务相关的一项产业,其产品与服务受到法律保护[4]。学术界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界定,综合目前学者对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海洋文化产业是在海洋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是一种与涉海文化相关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产业,能够提供海洋相关的文化服务产业。
根据不同学者对海洋文化及海洋文化产业的定义,具体的海洋文化产业可以划分为六至九种,主要关于海洋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其中包括海洋历史文化业、海洋文化艺术业、海洋文化工艺品业、滨海会展业、滨海休闲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滨海健康养生业、涉海艺术影视业和涉海休闲体育业等[3]。由于不同沿海地区拥有多种不同的海洋文化元素,因此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综述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概念,结合辽宁省自身发展特点,将海洋文化产业具体划分为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涉海历史文化业和滨海会展业进行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究辽宁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抓准其发展特点和优势,制定适合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