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08-30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共同体的思想,也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是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民族“和合共生”思想的结合中演绎出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历史发展到现时代的必然追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多层次、多领域的内涵,如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反映的是全人类整体性的共同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3]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蕴涵着个体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从国家角度来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区、国家、民族互联共生的相互依存关系也不断加深。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存在着个体间的相互包容性与整体对个体差异的包容性。各地区、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制度多样性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有机体间能够各得其所、各美其美的重要元素。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的是世界整体的发展性和进步性。无论是地区独强、国家独大,还是文明独盛,都不是世界这个和合共生的生命有机体繁荣生长的养料,只有相互之间茎脉相连,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目标,其提出不仅仅停留于文件,而且有清晰的实践方案,并形成了三大实践平台,将实践路径明确和细化,如“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双边命运共同体和高层峰会等主场外交活动。“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已不仅仅是美好理想和愿望,在当前现实背景下已有其实现的可能性”。[4]在未来,深化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对于促进世界各国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