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精准定项目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09-26
“今年镇里牵头领办‘强村公司’,我们3个村联合组建了一家建筑公司,每个村能分红3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了,还带动群众就业50多人。”提起“强村公司”,巩义市河洛镇仁存沟村党支部书记李茂光掩饰不住兴奋。
巩义市是全国百强县市,民营经济实力雄厚,但乡村发展不平衡比较突出,全市29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百万元的村有77个,低于20万元的村还有30个。“今年我们原本申报了3个‘书记项目’,经过市里立项评审,只有组建‘强村公司’这个项目入围,上级部门不单是评项目,也给我们开了高质量发展的处方。”巩义市委书记袁聚平说。
如何确保“书记项目”选得准、立得住?郑州市针对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上年度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点评问题、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前期调研,分类建立项目清单,由各申报单位揭榜领题、对“症”下单;市委组织部组建立项评审组,对全市申报的146个项目逐一研判,凡实施难度不高、推广价值不高、党建和中心工作融合度不高的“三不高”项目,一律打回重新申报。
经过多轮评审、精准研判,最终有46个“书记项目”纳入郑州市级项目库管理,作为年度重点党建项目跟踪培育,其他未纳入市库的项目,由申报单位牵头同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