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入库项目多维评估、科学评审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10-22 

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先进前沿农业科技的支撑,需要全社会层面尤其是基层一线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开展农业“火花技术”征集工作,有助于挖掘并培育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和较大应用潜力、潜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新技术,从而有效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和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助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过去大家都把目光盯向农业重大技术,而农业‘火花技术’针对基层一线的‘小火花、小灵感’进行筛选和培育,体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基层的直接生产需求和创新力,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机制的重大创新,也与科研院校和大型企业的常规技术创新形成互补。”2022年评审专家组成员,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高祥照表示。

农业“火花技术”征集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会同中国农学会、协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家支撑单位共同开展。通过中国农学会分支机构、广大会员、涉农企业及农业科教系统等多元化渠道征集,由相关法人单位或同行专家推荐以及所有权单位或个人进行自荐。

“我们开发了农业‘火花技术’征集系统,参加者利用手机和电脑就能填报。”中国农学会科技评价处副处长冯桂真介绍,该系统精简填报内容,可以减轻参加者的填报压力,提升项目的征集效率。2022年,通过信息系统提交的成果达491项,其中自主推荐211项,单位推荐242项,专家推荐38项。

如何让入库的技术既能体现农业科技创新的“火花”,又有较强的商业潜力和市场前景?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和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构建了一套科学评估指标,抽取农业科研、教学与推广领域的专家,还增加基金与风投机构领域代表,组建了一支科学素养深厚、科技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和跨学科理解能力强、结构多元化的专家研判团队,从多元视角和多重维度对入选项目进行论证判断。

2022年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表示,评审时要考虑技术或技术产品的原创性、突破性、应用价值和前景。新技术必须处于萌芽阶段,且未获得中央、地方财政或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此外,该技术还需风险可控,并符合政策法规和科学伦理要求。

“我们主要从科技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3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一个有生命力的项目应具备技术领先、经济效益显著并易于推广实施的特点。”2022年评审专家组基金与风投机构领域代表、艾格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冯辉表示,金融机构更青睐生产成本低、易推广、市场需求较大、投资回报较高、经济效益显著的新技术。

2022年10月,经过专家层层严格把关,最终遴选出“植物源高活性全水溶有机微碳新材料”等5项成果,列入农业“火花技术”培育名单,“抗斑萎病毒甜、辣椒新品种培育”等15项成果列入农业“火花技术”成果库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