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擦亮劳务品牌 带动增收致富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11-02 

“广东技工”全国闻名、“河北福嫂”服务优质、“吴忠厨师”带动增收……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在促就业、惠民生、助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目前全国劳务品牌数量已近2000个。发展劳务品牌,给百姓带来哪些红利?各地有什么亮点举措?如何推动劳务品牌提质升级?记者进行了采访。

树品牌,带动效益明显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从单向外出逐步转变为城乡双向流动,劳务品牌逐步发展为促进就业增收、助推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综合载体。

小品牌连着大民生。放眼各地劳务品牌建设实践,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多重效益——

带动大量就业创业。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舟塔乡枸杞基地内,枸杞树枝繁叶茂、整齐排列。53岁的农民曹秀玲穿梭其间,麻利地采摘枸杞:“摘、拿、放,力道都要轻,这样才不损伤枸杞子。”曾经,因为缺乏技术,她只能断续打打零工。县里打造的“中宁枸杞技工”劳务品牌将她吸纳进来,帮助她找到这份稳定工作。如今,“中宁枸杞技工”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劳务名片,直接带动20余万人就业创业,仅盛产枸杞的舟塔乡,年均招用采摘技工就达8000余人次。

广西“八桂米粉师傅”吸纳从业人员40万人;河北“河北福嫂”带动就业6.5万余人;江西“武宁装饰人”形成10万人装饰大军……“劳务品牌意味着就业容量大,从业人员多,就业更加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