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新时代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02-23 

【理响中国】新时代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陈超凡


2024年02月23日08:5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思政课”是一种具有“大格局”特征的全新思政课堂新形态,是对传统思政课的优化、升华和超越,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价值导向,注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的现实观照。深刻理解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善用“大课堂”,善建“大平台”,善待“大师资”,对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融入“大时代”。课堂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既包括思政课,也包括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政课承担着政治引导、价值引领、理论教育和知识传授等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要进一步建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水平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用心用情把这鲜活的思想讲鲜活、透彻的理论讲透彻,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品味真理的甘甜、感悟思想的伟力。每一门课程都承担着育人的功能,“大思政课”突破以往思政课“单打独斗”的格局,更加注重全课程育人的“大兵团作战”。深入挖掘每门课程蕴含其中的思政资源,结合专业教学合理嵌入育人要素,有效克服“硬融入”“表面化”等问题,真正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协同育人,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育人与育才有机统一。


“大思政课”突破了思政课堂空间的局限,构建了贯通校园与社会全时空的思政“大课堂”,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课堂,还应包括社会课堂。要把思政课堂延伸至社会空间和现实世界,把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社会万象中的具体案例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及时更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要建好用好各类实践教学基地,把思政课堂搬到红色基地、田间地头、改革开放前沿等更多现实场景,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参与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让学生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来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