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更事 惹祸遭逐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05-28
王勃的才华,受到唐高宗儿子沛王李贤(武则天次子) 的垂青,被延揽为沛王府侍读。但没过多久,这位年轻人就惹祸了。沛王李贤和英王李哲(后改名李显, 武则天三子)斗鸡。王勃一时兴起,写了篇《檄英王鸡》。《檄英王鸡》赞美鸡的高贵和与众不同,写到表现英勇的鸡在搏击中撕下对手的肉,胜利时应该得到大家的欢呼 ;表现懦弱的鸡应该拉去行刑,要斩尽杀绝,不能让它们连累家族。这篇檄文本属游戏之作,王勃无非是想用来讨好一下李贤。可他偏偏采用了官府征召或声讨时才会用的文体,加上王勃名声在外,人们竞相传阅。檄文传到唐高宗手里, 他一看,就怒了:“歪才, 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唐高宗当即下诏免除王勃官职,将他逐出长安。
王勃被逐,闷闷不乐,这在日后的部分作品中得以体现。王勃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写到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 ;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
第一次惹祸不久,王勃又摊上大事了,这次付出的代价更大。671年,远离京师已久的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时任虢州司法,虢州药物丰富,而王勃又精通医药,便为他在虢州谋了个参军的闲职。王勃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没入官府的奴仆曹达犯了罪,逃到王勃处隐匿起来。王勃担心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灭口,结果犯了死罪。幸逢大赦减罪,革除官职。 他不仅自己丢官,还连累父亲王福畤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远谪为交趾县令。676年,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省父返回时,不幸在南海溺水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