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统筹“粮”与“经”,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特色产业向优势区集聚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06-21 

尽管江西粮食产量连续11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但资源约束越来越紧,粮食怎么保?结构怎么调?


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系统谋划,江西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按照“十四五”规划,鄱阳湖平原等“三区一片”为优势产粮区,占全省粮食总产90%以上;九江市、吉安市等油菜主产区,占全省油菜总产80%以上;赣州市、上饶市等蔬菜产区,总产量稳定在全省70%左右……特色农业加快向适宜区集中、向优势区集聚。


规划从纸上落到田间,政策是“指挥棒”。


食物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稳粮强基础,江西制定“1+13”政策体系,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探索“以田养田”资金筹措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发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累计建成2916万亩高标准农田,占到全省耕地的71.7%。


农田升级,低产田变丰收田。鄱阳县乐丰镇茨山村种粮大户罗贤权就是受益者:“小田并大田,农机撒欢跑,‘双抢’不再犯难了,300多亩‘单季稻’全改了‘双季稻’。”随着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鄱阳粮仓的实力更强了。放眼整个江西,去年早稻单产增量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达439.7亿斤,扛稳了粮食大省责任。


不只是粮食,作为全国油菜主产区,江西统筹油菜综合性扶持措施,加大资金补贴,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协同发力,深挖增产潜力。庐山市温泉镇黄领种植家庭农场种植户唐照林说:“技术有指导,种植有补贴,今年我种的是‘赣油杂8号’,早播加上密植,预计亩产增加30%。”


节约集约用地,江西因地制宜推出“设施上山”“一棚多用”等做法,在适宜区发展壮大蔬菜产业。永丰县设置专项资金、攥紧种业“芯片”、引进龙头企业,蔬菜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6万亩,年产值超20亿元。金溪县的丘陵山区“长”出3.65万亩蔬菜基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宁都县,建起257个蔬菜基地,年产蔬菜3.5万吨,荒山变成了“金山”。


实践证明,树立和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打开了思路,拓展了边界,既向耕地要粮食,又向国土空间要食物,从山下到山上科学合理布局,避免了“与粮争地”,丰富了食物供给来源,实现更高水平上的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