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是周一,一大早,乐陵市驻京流动党员党委书记樊卫东就从乐陵的家里出发到德州,坐上了去北京的第一班动车。“到北京不耽误上班。”樊卫东说,自从2017年当上了乐陵驻京流动党员党委书记,他经常北京、乐陵两地跑,“给驻京的流动党员当好‘服务员’。”樊卫东介绍,这也是乐陵市7年前成立驻京流动党员党委的初衷。
乐陵地处鲁冀两省交界处,距离济南、德州、滨州、沧州4市均100公里左右。随着各地经济高速发展,乐陵市到京津沪、省内济青等一线城市务工经商、自主择业的流动党员越来越多。据最新统计,全市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达30万人,其中流动党员3174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11.13%。仅在北京的务工经商人员就达10万人,流动党员549人。
“流动党员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不仅是乐陵市各级党组织不可或缺的一员,更是乐陵对接协同发展的桥梁纽带,能够教育好、服务好、管理好流动党员将成为一个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潜力。”乐陵市委书记王晓勇多次强调。
为此,乐陵市探索实施“风筝、凤栖、雁归、丰羽”系列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程,构建“一体双服六平台”管服引用融合机制,蹚出一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
乐陵市坚持“风筝高飞不断线,党员身边有个家”的理念,纵向设立市委流动党员工委、市驻京津冀流动党员党委和乡镇(街道)流动党员党委,横向建立流出地党支部、区域党支部、行业党支部“三重覆盖体系”,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流动党员紧紧联系在一起。目前,乐陵全市在京津沪济等地建立54个乡镇(街道)流出地流动党员党支部、21个区域流动党员党支部、6个行业流动党员党支部。
以流动党员党支部为基本单元,实施“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微网格”,服务流动党员“零距离”。线下分布式建立党群服务阵地,在北京、天津、济南建设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3处,依托乐陵籍经营场所组建党群服务站31个、党群服务点225个,推出电子印章、法律援助、创业指导等46项服务。线上运用信息化手段管好流动党员,自主开发“流动党员之家”微信小程序,设置“码上服务”板块,将涉及需求最多的教育、民政等12个部门的服务事项,全部整合到网上,提供户籍办理、学籍建立、医疗保险等线上服务,推动“微事快办”“难事帮办”,通过指尖上的服务实现流动党员群众“零跑腿”,“线上”为流动党员群众安家,不让他们两地奔波、花钱跑腿。
7月20日,就职于北京市海淀区某餐饮有限公司的丁坞镇杨寨村的张勇强,因办理业务需要镇上出具户籍地证明,他随即将诉求上传至“丁坞运营”智慧管理系统,镇运营中心接诉即办,随即派单给派出所,不到1个小时,便将户籍证明传至张勇强手机终端,高效办事让张勇强赞叹:“不用回家就办好了,太方便了!”近几年,乐陵市驻外地党组织共为在外党员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近3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