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要求。从化解纠纷到社会治理,从浙江探索到全国推广,“枫桥经验”走过了数十载却历久弥新,“枫桥”已经化为一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
守护平安的“红枫居”
“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有个紧靠工业园区的陈家村。这里交通便捷,常住人口不过3700多人,却冒出了540多间出租房,吸引了19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于此。
“消防隐患整改难、社会治安防控难、流动人口管理难,这是出租房日常管理的‘三难’。”陈家村的村干部介绍,传统的出租房在消防设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生活设施、卫生设施上都很不完善,周边的环境也很差,村民的意见很大。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平安,今年以来,枫桥镇推出了将出租房纳入旅馆式管理的“红枫居”——统一回收、统一改造、统一出租,统一分配收入。
在陈家村水门路上,原来10间闲置老旧房屋,共涉及5户房东。有了“红枫居”,现在这些闲置农房由村里的经济合作社统一回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以1间每年3000元左右的价格与农户达成5年的租房协议,然后投入资金进行标准化改造,变为22个独立标准房间再对外出租。
“跟以前租的房子相比,现在安全多了。”颜先生是“红枫居”的租户之一,他的房间里不仅统一配备安装了智慧用电装置、设置火灾报警器和消防“四件套”,镇上、村里还会经常来巡查,发现隐患就地整改。
流动人口中的党员以及乐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志愿者组织起来,组建了“枫桥新居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先锋队,协助派出所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参与矛盾调解。陈家村还成立了“红枫居”党支部,引导外来人员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让新居民参与村集体活动更好融入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