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咱不啃山吃矿,一样致富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0-04-17 

簸箕轻抖,新茶翻跃,淡淡清香迎风扑鼻,信手拈起一撮,阳光下新茶的嫩芽透着一抹亮色。

  如今种植高山有机茶出了名的钟行飞,十几年前手里握的还是黑黢黢的钨砂。作为江西省崇义县纳税大户,钟行飞经历了从矿老板到茶园主的身份转变,见证了崇义的“绿色变奏曲”。

  从地下回到地上

  崇义资源丰富,钨矿采选冶炼对县财政贡献率一度高达七成。1992年,21岁的钟行飞来到关田镇下关村矿区采钨砂,凭着吃苦耐劳,一个月能赚900多元,转年便承包矿洞单干,掘得第一桶金。作为十里八乡闻名的“钨村”,下关自1914年发现钨矿以来,开采已逾百年。上世纪90年代末,1.5平方公里的矿区内聚集了1万多名矿工。

  采钨砂收益可观,也让下关背负了沉重的环境债。整日钻机轰鸣、炮声隆隆,青山被掘得千疮百孔,废渣尾矿露天堆放。浸矿废水含有化学试剂,侵蚀酸化土壤,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穿村而过的小江中,重金属污染物超标,下关村民被迫从几公里外修渠引水。

  “山上没树,地上没皮,河里没鱼。”村民们怨声载道,何况资源有限,往后“锅底朝天”,如何向子孙交代?更令人揪心的是,村里先后有几名矿工遇难,其中一名便是钟行飞的工友。老钟当时痛下决心,再也不能这样活!2005年,钨砂行情不错,钟行飞却做出了令人吃惊的决定——抽出资金,包地种树!对于他的转型,县里非常支持,相继划拨3万亩荒地。钟行飞带着矿工弟兄们走出矿洞,从地下回到地上,在山岭沟壑间开荒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