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吉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考察中,总书记嘱托科研人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指出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悉心关怀、对基层发展和民生工作的精心指导,彰显了人民领袖鲜明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面对疫情冲击,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兜住民生底线,保住基本民生。要完善社会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