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赵佳琪;1-2
苗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析熊光红;3-4+25
高校就业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古力铭;5-6
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边冠莉;7-8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经验探析——以南宁市为例杨丽丽;9-10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文婷;11-12
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党建工作顾莉娜;13-14
基于网络时代的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许海燕;15-16
高校院系教工党支部建设质量制约因素及提升质量的对策刘军;王昕;17-18
新形势下教育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的实效性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李倩雯;杨锐杰;19-20
关于加强乡镇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考谢广辉;21-22
对新时期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思考郭艳芳;23-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刘又溦;26-27
文化哲学
亚里士多德论友爱及其论述的启示意义——基于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九卷的文本分析吴昊天;28-30+62
价值在马克思的实践中何以具有首要地位赵彤;31-33
黑龙江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李明哲;34-35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分析与研究符登霞;36-37
历史文化
从“三大发明”到“四大发明”——“四大发明”说的由来朱天纵;38-41
衍圣公府孔德成婚礼仪式的教育学意义研究史连祥;42-43
明清之际工艺雕刻的兴盛及其审美特征的新显马力;姜倩;44-45
文学艺术
新移民诗歌创作特征探析——以远方诗歌创作为例陈为为;46-49
鄂伦春族的兽皮工艺探析吴小鹏;50-51
老年大学艺术活动的创新思考杨继红;52-53
基于文化内涵的冀西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创新研究杨薇;54-55
解读《围城》方鸿渐形象——方鸿渐和他的红粉佳人郭慧;56-57
传媒文化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读者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毛频;58-59
“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唐良玉;晏泉;张海燕;60-62
互联网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挑战与应对吴鸿雁;63-64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探究王舒妤;65-66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杨文玲;67-68
语言文化
关于英语方位构式习得研究的评述杨澜;69-71+83
缅甸语笔译教学研究赵彩军;72-74
英汉政治经济类缩略语对比分析杨禹欣;75-76
英汉礼貌语的对比研究佘佳琳;李宏强;77-78
柬埔寨语语音教学研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苏华才;79-80
教育文化
基于学科关联的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探究刘煜民;81-83
新时期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究彭雨明;84-85
大学生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研究探析王舒婷;86-87
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游戏化的必要性研究孙卫红;88-89
高校体育工作者体育科学研究主攻方向的思辨尤佳丽;90-91
论高职生创业素质模型研究的必要性杨俊峰;92-93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民族教育发展陆红燕;94-95
“六位一体”模式下高职《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颜学虎;周彦君;96-97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对策研究宋官龙;盖钰垚;仲崇民;闫玉玲;史春薇;98-99
《土壤学》在茶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优化雷文娟;周向阳;100-101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研究生的创新教育问题探索徐雪松;曾智;102-103
基于SPOOC的《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刘静;104-105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李楠;106-107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研究郭玉鑫;108-109
翻转课堂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形势与政策》课为例薛皓文;110-111
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对策研究李树玲;112-113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探究李宇潇;114-115
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唐亚南;116-117
“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探析钱旺;118-119
浅谈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方法与策略贲履旺;120-121
“内部双元制”指导下英语师范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李静;122-123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闫俊霞;124-125
文化产业
文化导向下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活化与再生——以甘肃省为例樊颜丽;126-127
文创产业视域下侗族旅游工艺品开发研究梁晓宇;128-129+134
浅议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志愿者马晓芳;130-131
聚焦文化产业化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浅谈泰州地区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策略高伟玮;132-134
绿色发展视阈下美丽顺德建设研究吴红英;135-138
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苏北为例吕文涛;张娟;陈明;139-141
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技防系统的构建零扬军;142-143
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的应用——以益阳明油纸伞为例张焓;144-145
浅谈公共图书馆提高学龄儿童阅读量的有效途径——基于百色市城区学龄儿童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余丽花;146-147
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对策探析张雯;148-149
一种校企协同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研究刘莹;杨雪梅;150-151
浅谈社区教育品牌《芳桥忠孝文化》的实践认识蒋春雷;152-153
从日本杰尼斯粉丝看日本偶像粉丝文化的特征陈凡媛;154-156
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初探王欣然;157-158
文化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学读本编写的“烟火气息”王玉晓;159-160
俄罗斯“中国学”的显学——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赵静;王丹;161-162
教育心理学对俄语教学的影响及启示史可可;徐静;163-165
浅谈提升高校排球教学训练质量的方法周润华;166-167
不同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韦玉兰;卓少元;乐宁;刘靖;包鹃;陈振兴;肖健;168-169
小学学科前置性作业策略研究付良媛;170-171
简化OSCE结合组长负责制在高职高专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邓琳琳;172-173
英语教育应注重人文主义的融入邢昱;174-175+192
中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陈振兴;卓少元;176-177
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自助借还服务中的利弊分析陆定军;178-179
“00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樊晨浩;杨林海;李荣华;冯玉玺;180-181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孙永梅;182-183
数学文化渗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研究——“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和反思刘小文;184-185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方法李绍艳;186-187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刘燕霞;188-189
中韩文化同质元素初探李静;190-192
基于语言敏感期的学前英语教育的探讨廖银芳;龚彦尹;193-194
豫南高校英语专业学生BP制辩论思辨能力研究张富庄;195-196
基于“工匠精神”的贵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范玉;张华;夏天明;197-198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欢迎投稿19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编辑QQ:2820363706
工作时间:
早上9点——下午5点(周日除外)
地址:黑龙江哈尔滨
投稿邮箱:whcxbjyjyx@126.com
(在线投稿请上传文件成功后,点击提交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