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全媒体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董秀环;1-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政教育的指导唐亿淑;3-4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阐释及当代意义李超超;5-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学习”教学模式探析李晓群;7-8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分析研究杨晓岑;9-10
关于事业单位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重要性分析黄海苑;11-12
文化哲学
以《哈姆雷特》为例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贺毅娜;13-14+17
屈赋黄色意象的文化阐释李梦欣;15-17
电子游戏跨文化传播中的国际表达和意义共享——以手机游戏《阴阳师》的风行为例杨瑞铭;18-20
浅析全盘西化文化观赵亚军;21-22
浅析中国东北沦陷时期日伪对劳工的掠夺政策霍学雷;肖莉杰;23-24
谈《重耳出亡始末》所体现的“左传义法”段全林;25-26
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舆论控制研究薛志刚;27-28
从《波罗乃兹舞曲》(OP.53)中看肖邦的民族精神林舒雅;29-30
高等院校学术道德体系与学术防腐机制研究苏君静;邢志;31-32
网络时代下加强新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以伊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张小鹏;张爱玲;33-34
书于“微”时见整合——浅谈“微型”与“整合”之下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策略罗文威;35-36
新媒体环境下铸牢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朱杰;37-39+41
民族民俗
金佐镇对韩国抗日救国道路的探索彭庆敏;40-41
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探究靳妍钰;42+45
试论北朝文学精神中的草原文化取向张小侠;43-45
《应许之地》:金山、银山与青山绿水间的抉择肖迅韬;田耀;46-47
高校开展苗族反排木鼓舞教学的可行性分析韦嘉;48-49
民间传说当代价值研究——以白蛇传为例张亚慧;齐琦;50-51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张梅;52-53+55
文化艺术
从‘青山里大捷’看朝鲜人的反日民族解放斗争杨金花;吴高贤;54-55
兼容并蓄 寻妙存真——论刘伟强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导演风格变迁王雨栽;56-57
芥川龙之介《蜘蛛丝》的思想内涵及思政元素苗占婷;58-59
民间文学的特点和价值马玉涛;60-61
《背影》教学内容的多重解读——以王松泉、邹本军、施黎明的教学设计为例徐照航;62-63
论巴金小说《家》中的女性形象钟祥瑞;64-65
谈书籍设计的透叠之美麦结新;66-67
文化馆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林举飞;68-69
博物馆中的审美教育研究——以信阳博物馆为例李梦瑶;70-71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归真与创新王涓;72-73
音乐文化活动在群众精神文明创建中的重要性谢荣波;74-75
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群众文艺团队的发展路径张卫红;76-77
浅析群文舞蹈创作王冠;78-79
传媒文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杜丽娜;80-81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语文的“教”与“考”张保凤;82-83
共青团中央的B站宣传策略分析何婷;84+86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在德国的传播倪彧;唐欣悦;85-86
“一带一路”背景下汤显祖戏剧国际传播策略程娟;丁文菁;87-88
直播课堂:“互联网+”背景下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杨智;89-90
语言文化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的审视睢瑞丹;91-92
葡译汉常见错误及对策分析谢友刚;93-94
葡萄牙语口译教学中“精准讲评”探究赵航飞;95-96
英语语言学指导下英语教学王丹丹;97+100
试论中日提喻修辞格的文化差异文德红;曹金波;98-100
浅谈交际翻译理论基础上的新闻英语翻译方法刘冰;101-10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序偏误分析张亚楠;103-104
科勒的对等关系理论与英语新闻翻译凌玥瑶;李悦莹;105-106
功能主义视角下科技英语长难句的翻译胡叶;107-108
语用视角下杜少卿话语中的礼貌观分析王芳;109-110
浅谈哈萨克语句子的焦点郭昊;111-112
英语语用测试工具的效度研究郑娜新;张琳;113-114
教育文化
浅析纪念馆“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纵第二课堂”社教项目为例罗慧娴;115-117
加强教学反思助推专业教师成长——浅谈教学反思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师成长的作用徐红梅;118-119
浅谈初中语文小说细节描写的教学方法谢佩文;120-121
浅析大学英语写作的创意策略苏小燕;122-123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失衡问题的研究郑会玲;124-125
浅议高等院校专业理论课堂文化内涵及其建构路径朱颖;陈威;唐重振;126-127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商务礼仪》教学实践研究任亚丽;128-129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李国庆;130-131
手机辅助教学的高职应用英语教学模式浅析彭卉;132-133
“公共图书馆+学校”的少儿阅读推广模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朱翠柳;134-135
文化产业
论高职院校文学社团人文教育价值与路径创新张艺娇;136-137
国家特需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升——基于产学研用培养模式华瑞驿;138-139
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路径选择:企业主导龚雪;140-141
高校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方案——基于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研究视角徐以国;142-143
基于SERVQUAL模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研究——以长沙市居民为例汤慧莹;144-147
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化活动的创新思考陈洁;148-149
网络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的探索孙娜;150-151
我国乡村振兴若干问题思考杨丽;152-153
社区新时期如何实现社区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王立华;154+156
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视角林鸽;赵彦;彭晓;155-156
文化交流
贵州省乡村小学教师发展现状及培训对策探讨——基于“整乡推进项目”调查研究廖朝芬;王天珍;157-158+161
国外主要政党党代表产生机制及其启示张政;159-161
东京大学学业指导体系的特色构成及启示李曼;162-163
浅谈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角色对学生的影响吴云姣;164-165
论语文教师朗读示范的意义阳俊;166-167
中西部地区韩国学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程钰情;168-169
“互联网+”时代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吴文雅;肖福荣;康莉;170-171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媒介语研究综述简钰佩;朱宝锋;172-173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姜楠;174-175
教学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尹玉;176-177
中青干部培训的思考邓秋良;178-179
全面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若干思考葛文鹏;张海燕;180-181
论实用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何丹丽;182-183
高校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策略探析李丹;张荣;184-185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李海健;186-187
基于译介学视域下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的分析潘秋阳;衣莉莉;于鹏;王君;188-189
职工文化活动提升职工对企业认同感的研究汪强;190-191
社区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整合机制的研究——以东莞虎门社区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整合为例张梅;192-193
浅析冒名登记结婚的法律效力——名字的历史渊源鲁晶;194-196
验证类警务英语口语语篇分析张靓;197-198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欢迎投稿19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编辑QQ:2820363706
工作时间:
早上9点——下午5点(周日除外)
地址:黑龙江哈尔滨
投稿邮箱:whcxbjyjyx@126.com
(在线投稿请上传文件成功后,点击提交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