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如何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亲和力李月忆;1-2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当代音乐创作的指导意义探析李杲昕;3-4+23
解析大学生公寓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王慧;5-6+11
以“中国故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涂雯;7-8
“红色光影学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杨凯;李德芝;9-11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长效机制的构建高晓松;12-13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的道德价值意蕴唐建华;14-15
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当代价值展现杨丽;16-17
文化哲学
新时代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家庭生活走向幸福钟华;18-20
从《中国文化要义》探索理性之于人的生命精神曾雅琪;21-23
王阳明教育思想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尹小燕;24-25
易学范式与易学共同体初探朱有祥;李丽娇;26-27
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梦的心理共性研究——以西安某高校为例孟晓蕾;28-29
历史文化
浅析《红楼梦》中的家国思想张爱霞;30-31
乐山箭板禹王崇拜信仰文化研究陈金华;周小荷;32-33
江村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途径探索徐侃;34-35
荀子从人性改造角度探讨治国方略的当代启示苏俊霞;赵红星;36-37
明代江南文人对苏作家具的影响研究程光琳;38-39
民族民俗
传统婚俗中“浪酒”文化的现实意义及社会隐喻功能探析——基于吴家店镇婚俗文化调查吴培培;40-41
潍坊风筝与杨家埠年画的审美共性黄升峰;42-43+71
鲁韩饮食文化比较研究吕娜;44-45
文学艺术
东方神鸟形象比较研究赵江姗;46-47
从与谢芜村的季语探讨其“离俗论”张敬欢;48-49
“米老鼠”形象设计研究——卓别林对迪斯尼早期动画创作的影响王明月;50-51
诗歌中生态与诗意的融合探析——铁依甫江·艾力耶甫与于坚的诗歌比较李天;52-54
乔治·奥威尔谈乔纳森·斯威夫特——《政治与文学之争:探究〈格列佛游记〉》(Politics vs.Literature:An Examination of Gulliver’s Travel)译文节选李睿;55-56
修辞立其诚——论朱光潜文学批评原则王艳冰;57-58
从人物塑造谈曹禺创作之演变郑涵予;59-60
影视文学版权案例与竞争力提升探析徐雅琦;61-62
语言文化
从语篇分析视角探究汉语医药广告的劝说功能杨毅;63-64
浅谈俄语四级考试对基础阶段俄语文化国情教学的反拨效应王思源;张力心;65-66
二语词汇损耗的语言学特征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谷晓莹;67-68
汉泰语音对比研究石备知;69-71
“X式”结构的性质与特点探析陈瑞婷;72-74
中华典故俄译的语境重构问题举偶代勋勋;75-76
听障儿童复元音习得研究吴丹丽;77-78
浅析丰城话与樟树话的语音差异王淑清;79-80
新汉语水平考试六级与法语水平考试高级阅读部分比较研究伊蔓;81-82
教育文化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分析熊光红;83-84+114
绘画心理分析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谢湘萍;85-86
理工类高校文科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张露文;87-88
政治学经典原著选读的教法创新王涛;89-90
试论微课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李海鹏;91-92
高职英语教学中ESP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李炎芳;93-94
试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张博;95-96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汉语综合课程改革初探于玥;97-98
基于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探析阎鹏;99-100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探析徐瑞燕;101-102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前景问题调查莫炼;贺国庆;103-104
社会学视域下高校师生角色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分析尤瑞琦;105-106
基于创业实践的创新精神培养路径探析刘子英;陈铭;王晓霞;谭向东;107-109
校企合作在视觉UI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梁星;110-111
基于项目模式的技工院校跨专业毕业设计创新与实践——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为例王晓聪;112-114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教学模式在旅游翻译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赵铮;115-116
浅谈中职学校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韩霞;倪永霞;117-118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易班建设路径探索陈宝鹏;马宁;119-120
提高小学生考场作文水平的路径研究庞伟德;121-122
“双主体”模式下的《建筑师业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杨龙龙;丁海燕;郭春欢;李嫁祎;何真玲;123-124
问题教学法在英语专业精读课上的运用——以精读课文Thinking as a Hobby为例童玲;125-126
教育考试文化生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李颖;田光辉;127-128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作用研究王璐;129-130
略论高职艺术院校弹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周杰;131-132
文化产业
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陆敏;133-134
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意阶层培育张方明;135-136+192
改革开放40年新闻出版政策变迁与未来发展路径胡蕾蕾;137-138
群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索叶嫣;139-140
基于红色文化品牌的吕梁红色旅游研究张娟娟;141-142
泰北村落华文学校发展困境及改革探索——以泰国清莱府健群中学为例柳蔚迪;143-144
基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校园文化用品功能探索与应用实践——以南华大学文化用品为例陈小兰;145-146
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图书情报的改革创新王燚;147-148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思考——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邹荃;149-150
基于媒介传播下的中原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杨冬;151-152
大型体育场馆风险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应用研究王震;153-154
博物馆随展文创产品研发理念浅析王月芳;155-157
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鹿广静;黄思源;158-160
“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保障研究徐卫国;161-162
文化交流
Lingo软件在运筹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丁玉珍;163-164
中职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探索简青青;唐承辉;165-166
多元智能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王利敏;167-168
基于“互联网+”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李争;169-170
浅谈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樊雪芳;171-172
当代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策略樊俊青;173-174
胜任力模型在民办高校教师招聘中的实践分析慕海杰;175-176
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罗正业;177-178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孙喜喜;179-180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夏瑜;181-182
校园突发事件案例分析与处理——以某高校大学生失联事件为例尹音娜;183-184
高中班主任如何用自我生命叙事建构完美教室冯梅娟;185-187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诚信教育研究翟真杰;188-189
普通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胡潘;陈贵琳;刘莹;亓洪胜;190-192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路径与实践杨欢;193-194
试论企业基层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李琴;195-196
论“以本为本”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薛微;197-198
影响因子25
统计表格的要求54
写作技巧——方法58
论文格式66
非参数检验的概念76
文题8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98
汉字数字的用法104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114
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124
科技期刊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19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欢迎投稿19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编辑QQ:2820363706
工作时间:
早上9点——下午5点(周日除外)
地址:黑龙江哈尔滨
投稿邮箱:whcxbjyjyx@126.com
(在线投稿请上传文件成功后,点击提交按钮)